鳳凰科技 2024-12-17 01:32:07 1
影片製作領域技術發展持續受到關注。
在釋出10個月後,OpenAI於近日正式向使用者開放AI影片生成模型Sora,再引熱議。開放註冊後,Sora官網一度因註冊人數激增而崩潰。
相較於目前偏向To C的文生影片模型,已在影視專業領域深度應用的虛擬製作技術更受從業者青睞,如虛擬拍攝。近期開播的古裝懸疑劇《清明上河圖密碼》拍攝時曾創下國內劇集虛擬拍攝場景最高紀錄,現在這一紀錄又落到了正在拍攝的劇集《師兄太穩健》身上。
古裝仙俠劇《師兄太穩健》改編自起點熱門仙俠小說《我師兄實在太穩健了》,全劇約40%的場景來自虛擬拍攝。據海克財經現場觀察,攝影棚中雪花飄落、山巒起伏,枯樹、亂石遠近錯落,令人彷彿置身仙俠世界的凜冽荒野。然而,實際上只有近處的幾棵枯樹與幾個石墩是置景實物,其餘風光來自10米高的LED螢幕。
虛擬拍攝簡稱虛拍,指的是利用螢幕設定數字場景進行拍攝的技術,簡單來說就是把往常需要實地拍攝或搭建佈景的場景數字化。
自《星球大戰》衍生劇《曼達洛人》2019年在迪士尼流媒體平臺上線,越來越多的海外流媒體將虛拍技術應用到劇集拍攝中。據官方幕後製作影片,《曼達洛人》第一季有近一半鏡頭由虛拍完成,彼時該劇使用的LED螢幕高度僅約6.1米。奈飛熱門科幻劇《1899》同樣有大量鏡頭來自虛拍。
國內跟進技術潮流,迅速佈局虛拍的則是阿里大文娛。阿里大文娛2019年已推出虛拍1.0整體解決方案,2024年更將技術迭代至3.0版本,具有獨家定製化硬體、AI演算法、數字化製作團隊服務等多項長板。前述大力推進虛拍應用的劇集《清明上河圖密碼》《師兄太穩健》均由阿里大文娛旗下的優酷出品。
在影視領域日益“內卷”的當下,阿里大文娛發展虛拍不僅是為了控制成本,更是希望透過技術創新助推行業發展,為行業兼顧品質與效益提供更多可能。
01
新意起於技術
技術沉澱與經驗積累是虛拍技術落地的關鍵。
這正是阿里大文娛儘早入局的原因。2019年11月,即《曼達洛人》第一季上線同時,阿里大文娛已經使用LED數字背景拍攝方案為劇集《緊急公關》提供服務。該劇播出時熱度空前,相關話題多次衝上微博、抖音、快手等平臺熱搜,被網友戲稱為“按集上熱搜”。
彼時阿里大文娛的虛拍還處在1.0整體解決方案階段,主要提供以窗景戲、車戲等為主的2D遠景拍攝服務。即便還在探索期,虛拍降本增效的成果也十分卓著。阿里大文娛官方資料顯示,相較於大眾熟知的“綠幕摳圖”,虛拍能使窗景戲成本降低超過50%;車戲的拍攝效率則可以從每天拍攝4頁劇本的內容提速至每天7頁,效率提升超過70%;方案推出後的兩年之內,阿里大文娛虛拍已服務超過100個劇組。
與國家大劇院的合作可以說明阿里大文娛在虛拍技術上的投入。
在2021年的國家大劇院14週年線上直播特別節目中,舞蹈節目《無·境》《晷跡》均使用了阿里大文娛的虛拍XR技術。為了實現夢幻唯美的藝術效果,阿里大文娛在LED數字背景的基礎上疊加了擴充套件層和AR前景層。這使節目透過場景變化有更廣闊的空間感,視覺呈現遠超LED螢幕本身的範圍,給觀眾帶來了強烈的視覺衝擊。
隨著技術的成熟穩定,阿里大文娛的虛拍方案在綜藝欄目、線上演出等方面應用得愈加廣泛。2023年1月,優酷與河南衛視聯合播出的國風幻境音樂晚會《山海奇幻夜·小年夜晚會》即是如此。晚會透過虛拍展現《山海經》中的瑞獸、奇幻景色等,以技術為傳統神話題材增添真實感與沉浸感。
如今阿里大文娛虛拍已迭代至3.0版本。
自2019年的1.0版本至2023年的2.0版本,阿里大文娛虛拍的側重點已從2D遠景拍攝轉向中近景拍攝,採用3D實時渲染及人物背景的實時追蹤技術,還升級了配套演算法來全面增強可控性。由此,阿里大文娛虛拍逐漸步入規模化應用時代。
比如2023年10月開拍的《清明上河圖密碼》,劇集改編自同名小說,講述宋代探案故事,需要透過虛拍更好地還原宋代中國的繁盛景象。該劇有8個場景由虛拍完成,攝製週期超過20天。該劇劇組給出的資料是,使用虛拍的部分拍攝效率提升了40%,人力成本節省60%。
深耕虛拍5年之後,阿里大文娛2024年迭代出的3.0版本則有獨家定製化硬體、AI演算法和數字化製作團隊等服務,能夠幫助劇組實現藝術與技術的進一步結合。
《師兄太穩健》劇組的數字化製作總監郎君在採訪中就提及了自研演算法帶來的“校準”效果。校準指的是虛實校準,即把拍攝的LED虛擬背景和真實前景置景自然融合,這也是虛拍最難的一環。按照業界通用技術情況來說,校準1個鏡頭需要2個小時,1個場景通常拍攝15個鏡頭,校準便需要花費30個小時。而阿里大文娛的視覺演算法能夠只用20分鐘完成所有校準,讓畫面的校準效率提升近百倍。
02
以規模促落地
事實上,虛拍擊中了許多影視行業傳統拍攝的痛點。
佈景成本是常見痛點之一。在採訪中,《師兄太穩健》總製片人王平以凌霄殿場景和雪景為例說明了虛拍的經濟性:如果實景搭建凌霄殿,需要上百位木匠、瓦匠師傅參與,還要使用超過500立方米的木材,而虛拍只需要做兩根7米左右的宮殿立柱作為前景,置景費至少能節省50萬元;實際佈置雪景需要使用大量硫酸鎂,搭建600平方米的實地雪景光是地面上的“雪”就需要約15噸硫酸鎂,但使用虛拍只需要在LED螢幕前鋪設2噸就能滿足拍攝需求。
據海克財經現場觀察,《師兄太穩健》在阿里大文娛虛拍攝影棚拍攝的雪景片段的確能夠讓人產生虛實莫辨之感,弧形LED螢幕前的實景造雪與螢幕內的飄雪、雪地融為一體,肉眼難分邊界。拍攝時劇組工作人員數量不多且井然有序,現場還能看到數控燈光與虛拍系統聯動模擬出的場景光效。
虛拍不僅能夠降本增效,還能創造出絕佳的光影效果。假設用綠幕拍攝雪景,像雪花這類小而密集的白色素材會在吸收大量綠幕反光後產生“溢色”,通俗來說就是色彩失真,在後期處理上技術難度很高。然而綠幕的難題卻是LED螢幕的優勢,虛拍不但能保證色彩,還能呈現更為複雜的光影效果。
對創作者來說,虛拍的核心價值在於後期前置,創意先行。
採訪中王平多次提及,虛拍能夠“所見即所得”,直接將藝術創意落到實處,導演、演員及其他劇組工作人員都能依據實際情況進行及時調整。
按照傳統綠幕拍攝方式,演員表演時只能依據故事想象場景,憑想象做出不同眼神、表情和動作反應。即便成熟演員表演技巧和信念感很強,其直觀反應也很難與完備、真實的場景反應相比,遑論後期還要對齊拍攝時的種種細節。由於最終呈現依賴後期製作,導演也無法提前預知成片效果,只能依靠經驗和想象來構築畫面內容並據此調配攝像機角度。一旦後期時出現問題,就需要團隊逐幀調整每個畫面的角度、光源等元素,無法調整時甚至需要重新拍攝。
這極能凸顯虛拍的意義,特別是仙俠、科幻等觀眾偏好的非現實題材。調研機構艾媒資料顯示,2024年分別有33.64%和29.80%的使用者喜愛仙俠和科幻題材。
阿里大文娛長達5年的沉澱與迭代,讓劇組不再因虛拍被打亂運轉節奏。以前劇組使用虛拍,燈光、螢幕、視效等服務可能由幾家不同公司提供,劇組配合與溝通的成本必然增加。現今阿里大文娛已能夠為劇組提供一站式全流程解決方案,深度參與前期創意、硬體方案設計、現場搭建、技術服務等多重環節,避免主創分心。
03
向前再邁一步
虛拍對影視行業的助推力顯而易見。
以標誌性的《曼達洛人》第一季為例,海外影視評分平臺IMDb有超過60萬人給出了8.6的分數,豆瓣評分則高達9.2分。更重要的是,該劇集還在2020年獲得了第18屆美國視覺效果協會獎電視類最佳視效獎項。
國內的虛拍發展亦在推動影視工業化程序。比如阿里大文娛的虛拍整體解決方案3.0,還創造出了影視行業的新工種——數字化製作總監。數字化製作總監會與成建制進組的演算法工程師配合,為劇組虛拍提供整體解決方案,並保障高效落地。
隨著應用次數與範圍的增加,阿里大文娛虛拍的數字資產也有了更多積累。採訪時,阿里大文娛數字化製作業務負責人許佳表示,如今阿里大文娛虛拍的數字資產已經開始部件化,團隊在初期設計時就會將場景拆解為類似於積木塊的部件,部件拼裝組合就能形成不同的場景。這樣的方式既能節省時間與金錢,又能提升創作效率,還不容易讓觀眾產生審美疲勞。《清明上河圖密碼》虛拍的前期籌備時間就因數字資產的複用而縮短了三分之一。
與AI的結合也是虛拍技術的進展方向之一。目前阿里大文娛已經開始使用AI概念圖、AI模型輔助劇組前期籌備。數字化製作團隊會先使用AI輔助完成的概念設計圖與導演討論、研究,確定方向後會使用手繪加AI方式推進。要知道,依照傳統的設計速度,與導演確立概念、場景需要10天以上,加入AI後只需要3-5天。
與劇組配合設計前景時,阿里大文娛還會使用自研AI細化場景,且概念圖能夠貼近到與實景的一比一還原。實際操作中,阿里大文娛還引入了AI分鏡技術和自研模型,3-7天即可搭建完符合專案風格的場景簡單模型,相較傳統拍攝至少提速了50%。
東吳證券2024年8月釋出的一份研報提及,AI技術已在影視製作的部分環節中進行應用,並隨技術發展而向更多環節滲透,以電影為例,AI能夠縮短整個製作週期,有望降低43%的製作成本。
阿里大文娛發力虛拍正是在積極扮演引領者角色。
從影片平臺角度來看,虛拍不僅能為單獨的專案降本增效,更能打通製作鏈路,全方位提升平臺整體內容製作的效率;從行業和長遠視角來看,虛拍使內容製作朝流程化與標準化的方向發展,能夠促進國內影視工業化變革。由此,新技術推動影視行業各方相互促進,讓內容與技術結合得更加緊密,為行業未來帶來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