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 Luck To You!

手机扫一扫

繼阿里巴巴、抖音之後,網易也想學小紅書,你看好嗎?

鳳凰科技 2024-11-23 01:34:43 1

學小紅書的網際網路巨頭前赴後繼,360的“輕選”、抖音的“可頌”、騰訊微信的“小綠書”、微博的“綠洲”、阿里巴巴的“態棒”,這串長長的名單之外,還有許多悄然上線的類小紅書的種草社羣產品,截至目前,網際網路巨頭旗下的多款類小紅書App都已銷聲匿跡,巨頭們的輕度試水,壓根打不過小紅書。

然而,這些巨頭們依然沒死心,還是想學小紅書,想做成“下一個小紅書”。

據郭靜的網際網路圈觀察,2024年11月20日,網易在App Store上線了一款名為“網易小蜜蜂”的App,根據介紹,它是一款“年輕人分享和交流生活日常的內容社羣”產品,目前安卓版也已經同步上線,僅支援手機號一種登入方式,使用者可以選擇當前的就業狀態,“還沒畢業”或“已是職場人”,如若選擇職場人,可以直接上傳工卡證明身份。

從外觀和UI風格來看,“網易小蜜蜂”和小紅書App非常類似,顯然,網易也想學小紅書,做出自己的內容社羣產品。

有媒體曾在2024年7月報道稱,小紅書當時的的估值達到170億美元。

一面是小紅書的“成功”誘惑,一面是行業的機會。

新聞資訊、搜尋引擎、短影片直播等領域,早就被巨頭們給搶佔,其他公司很難找到機會,小紅書的內容社羣模式,是目前國內眾多網際網路應用中,唯一還沒巨頭給搶佔的領域,所以,網易想試水內容社羣還是很容易理解的,而且,網易公司過去還是比較擅長或者說有過以後來者追趕的經驗,比如,數字音樂領域,當時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蝦米音樂等都非常火爆,但網易雲音樂硬生生從數字音樂領域找到新的機會。

2023年12月,網易也上線了一款免費小說閱讀產品“紅豆小說”,來跟七貓小說、番茄小說、QQ閱讀、書旗小說等產品競爭。

總之,成熟市場並不意味著其他產品完全沒有機會。

據郭靜的網際網路圈觀察,“網易小蜜蜂”雖然學的是小紅書,但很明顯也是想在產品方面做出差異化,其區別在於:

1.支援職場工卡驗證。在使用者ID方面,可以看到使用者真實的職場情況,比如網易、職場運營。透過職場工卡驗證,使用者資訊的可信度大大增加。

2.支援為圖文/影片內容打賞。“網易小蜜蜂”為產品設定了錢包充值體系,使用者可以透過充值為喜歡的圖文內容打賞,單個禮物最高金額為18元,單次充值的上限為888元。

3.支援群聊功能。社羣產品如果沒有社交屬性,其價值就大大降低,而作為“後來者”的“網易小蜜蜂”明顯有了“前車之鑑”,於是,在比較醒目的地方就設定了建立群聊功能。從測試的情況來看,群聊支援線上答疑、分享職場乾貨和麵試經驗。

4.廣場區域可以看到公司、手機品牌、MBTI人格評分,使用者可以對相關公司/手機品牌打分,點選詳情頁,也可以看到其他使用者的對應評價,同時在廣場裡使用者也可以自由新增評分話題。

從上述差異化功能來看,“網易小蜜蜂”目前的側重點是大學生和職場社羣,其錢包打賞的設計,也為將來的盈利點埋下了伏筆。但目前沒有上線電商相關內容,屬於純內容社羣產品,也沒有廣告,比較純淨。

實際上外界對小紅書的“吐槽”並不少,但在內容社羣領域,小紅書的地位還是非常穩,騰訊、阿里巴巴、位元組跳動等巨頭都沒能撼動小紅書的地位。這與小紅書本身的內容深度有非常大的關係,成立於2013年的小紅書,比其他內容社羣要做得更早,這就為它所積累的內容厚度提供了契機,市場上的追趕者雖然能在產品上模仿小紅書,整個產品雛形做得幾乎一模一樣,但要想做出跟它一樣的內容深度卻沒辦法做到,一是成本太高,二是能力和人員配置不足。

儘管學小紅書的產品前赴後繼,但網際網路大廠的慣常玩法是快進快出,有網際網路巨頭僅試水不到100天就把產品下線了,這種情況下,拿什麼跟小紅書競爭?很少有網際網路巨頭是實打實投入鉅額人力、物力、財力來押寶類小紅書產品,強弱對比之下,巨頭的產品只能悄然離場。

在當前的網際網路行業,推出一款類似小紅書的App並不難,真正難的是後續的運營、推廣、使用者活躍度和留存率,而且這些不僅是靠著一款“看著很像”的產品就能實現。

小紅書的困境在於盈利問題。電商方面,既有拼多多、京東、淘寶這類綜合型電商平臺跟它競爭,同時抖音、快手等平臺的電商構建也在不斷加碼,而整個電商市場的增速和市場空間是有限的,這就意味著留給小紅書的空間並不多,而且,也比較考驗小紅書在電商方面的成長速度和體系搭建能力。

小紅書的另一個盈利點是廣告,社羣產品跟廣告之間是存在衝突的,要想達到賺錢和使用者體驗的平衡,這個度很難把控,某貼吧類產品就因為廣告過多而造成使用者體驗奇差,最終被使用者逐漸放棄。

對於“網易小蜜蜂”而言,從產品上學習小紅書很容易,但接下來的運營、推廣、使用者活躍度和留存率,這些都是需要花錢砸的,只要是網際網路產品,有一個硬性指標就是下載量,而要想拉下載量,要麼向各個流量平臺投流,要麼向App Store、華為應用市場、應用寶等應用商店投廣告。如果純靠自然流量,或者僅靠網易公司的相關產品為其導流,後面的效果必然不會太好。

社羣類產品非常具有考驗的一點是使用者活躍度,比如,某個新使用者上去後在上面釋出了內容,但沒有點贊、收藏、評論,或者這方面的資料很少,使用者收穫不到正反饋,可能過段時間就把產品解除安裝了。沒有龐大的使用者規模,社羣類產品的使用者活躍度也升不上來。

據郭靜的網際網路圈觀察,內容社羣產品比較常見的拉動活躍度玩法有兩點:

1.讓新使用者感受到正反饋,比如,點贊、收藏、評論,讓人感覺到被重視感。

2.贈送流量券,使用者釋出新內容後,使用者會獲得流量券激勵,這個玩法現在連新聞客戶端產品都在用。

針對社羣裡的圖文/影片內容提供打賞,這裡雖然能作為一個新的盈利點,但難免過於理想化,想想看,有多少人會對小紅書內其他博主的圖文/短影片內容進行打賞?

網際網路巨頭們前赴後繼學習小紅書,某種程度上也是因為網際網路領域領域創新空間不足的縮影,前幾年巨頭們還在拼命地嘗試做社交產品,騰訊曾連續推出過十多款社交App,都沒能成功,現在想做什麼網際網路產品,都不容易。

學小紅書,有點“圍城”那味兒了,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