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娛樂 2024-12-05 01:00:35 2
李庚希的新劇開播了。
別急著跑。
因為這可能是Sir這段時間裡,比較期待的一部國產劇了。
導演董潤年,編劇應蘿佳。
他倆上一部合作的作品,是賣出近13億票房,豆瓣8.1分的《年會不能停!》。
而其他演員呢?
男主是靠“孟宴臣”出圈的魏大勳,配角有黃璐,劉丹,宋洋這些電影咖。
再加上大量脫口秀演員加盟。
電影質感+網際網路熱梗的雙重降維打擊?
可是。
看了十來集後,Sir心裡真有點五味雜陳。
不是沒看過好劇,今年也沒少看爛劇。
就是沒見過這麼“怪”的劇——
不討好的勇氣
01
先說好的地方——
這部劇所要討論的話題非常現實。
可以擊中每個打工人。
故事發生在2015年,地點是上海眾合集團。
沒錯,就是《年會不能停!》裡面那個被大鵬、白客聯手diss的眾和集團。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年會》宇宙的一部分,那些電影裡提到的角色,比如徐雲峰,也會出現在劇裡。
而我們的主角叫吳秀雅(李庚希 飾)。
眾和內宣部的一個普通專員。
在她的身上,你幾乎能看見當代都市女性遭遇的所有煩心事——
職場上升受阻。
同為女性的部門長不但偏心男性,還愛用老一套說辭打壓自己。
與男友的辦公室戀情。
先是使自己從原來的部門調走,物件的節節高升顯得自己愈加小透明,明明是正規招聘入職,卻被傳出靠男人上位的閒話。
劇集一來就把最大的衝突放在了明面上。
吳秀雅身上疊滿各種buff:
針對女性的職場歧視、來自物件的大男子主義、甩鍋和擺爛並存的辦公室生態,還同時面對重男輕女的“準婆家”和原生家庭。
尖銳的矛盾來勢洶洶——
這一頭。
本來輪到自己有機會升任組長,卻被喜歡搶功的男同事佔了先機。
申請調職卻被駁回,只能在每日的無力感中苦熬。
而那一頭呢。
男友在同事的婚禮上向自己單膝下跪,被所有人“答應他”的儀式感綁架衝昏了頭腦,心不甘情不願地戴上戒指。
一邊是領導和同事聲浪般的祝福和起鬨,一邊是男友母親的女德規訓。
誰的面子也不敢拂的吳秀雅,只能在冷處理中自我內耗。
好氣人?
Bingo,因為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所有矛盾一齊上,正好堆砌出吳秀雅的人設,也是這部劇的題眼。
什麼是《不討好的勇氣》?
簡單來說——
故事的前半段,就是講述一個女孩,是怎樣從原生態的飽滿自我,逐漸轉變成被當下思潮所爭議的“討好型人格”的過程。
曾經的吳秀雅不會討好,她活潑,靈動,既喜歡打籃球,也喜歡漂亮的裙子。
只可惜寡不敵眾,好好的個性,撞上了青春期的槍口。
同性的敵意促成了霸凌,師長和家裡人又主打一個和稀泥。
吳秀雅還未步入社會就被上了一課,一身反骨磨了個乾淨。
職場上,上司找人泡咖啡跑腿,首選好脾氣的吳秀雅,升職卻從沒想過她;
同事倒是認可吳秀雅的能力,但頂多也是拿“能者多勞”的名頭道德綁架,讓她處理更瑣碎的工作;
而到了情場上——
一個細節。
當男友送她回到公寓樓下時,習慣性討好的吳秀雅,小心翼翼地說自己來了大姨媽,言下之意懂的都懂。
而男友雖然看起來體貼,第一反應卻是:不早說,早說我就找哥們喝酒去了。
很明顯,被馴化的吳秀雅,急需一個改變的契機。
但讓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
這個契機來得如此巧合,如此快,如此有備而來。
02
必須承認,社會對女性的刻板印象,下沉環境對人格的影響,還扯到了霸凌和職場話題,這些話題常看常新,並沒有什麼問題。
而在演員方面。
雖然李庚希被辣評了無數遍,什麼演上班族像小孩穿大人衣服,富二代根本看不出班味之類,但並不是這部戲最大的缺陷,甚至某些時刻和人設也很貼(比如演未成年的時候瞬間夢迴喬英子)。
但問題出在哪裡呢?
反轉的方式。
當吳秀雅被校園霸凌,正義得不到伸張時,選擇的解決方式是把校領導關在廣播室外,自己一個人對著話筒說脫口秀,想著出口惡氣。
史野媽媽
你不用擔心我會影響你的兒子學習
你別把我想成紅顏禍水楊貴妃
你兒子也沒那個本事當唐明皇
而當她遇到職場不公的時候,恰好,又遇到了上臺講脫口秀的機會。
一氣之下。
成年的吳秀雅搬出了自己的極品男友,在臺上大倒苦水,炸翻全場。
談戀愛就喜歡裝嘛
假裝關心我
每次送我到樓下就想上樓
一到樓下就想上樓
摸摸你的良心
你想上的是樓嗎?
沒錯,“討好型人格”的吳秀雅,自我破局的方式就是說脫口秀。
這不但讓故事就這麼一分為二——
白天,吳秀雅是在眾和集團升級打怪的普通社畜;
晚上,她成了酒吧練習開放麥的野生脫口秀演員。
以至於目前劇集播出到近一半。
你幾乎無法分辨這到底是一部職場勵志劇,還是一部脫口秀衍生劇。
觀感相當奇怪。
並且,單說這個破局的方式,它真的合理嗎?
故事裡,脫口秀似乎又一次拯救了吳秀雅。
這件事讓她找回了曾經的年少輕狂,和那個被弄丟的自我。
這使得她遇到不公不再忍耐,直接硬剛。
直男癌晚期的物件也不慣著,公開分手。
但問題是——
當我們要解決一個問題的時候,最基本的是要找到它的根源所在。
而不是用另一件事來掩蓋它。
吳秀雅的“討好”是源於什麼?
首先。
是職場的結構性問題。
部門長同時身為她的上司,也是前任媽媽的閨蜜,在性別偏見和私人情緒之間,能夠牢牢掐住吳秀雅上升渠道的命脈。
靠搶功升職的草包同事,為了不讓吳秀雅出成績,選擇用毫無競爭力的雜活壟斷她的時間。
然後是感情方面。
(前)男友的春風得意,又讓吳秀雅同時在女友和同事兩個身份間徘徊。
前者必須遏制自己追逐“向下的自由”,不能按男方的想法迴歸家庭;
後者又因為自我價值不夠大,無論職場還是兩性關係,都要面對自己只能作為陪襯的事實。
可是,這些問題的解決,和脫口秀有一點關係嗎?
沒有。
事實上,與其說是問題的確解決了,不如說,是那些曾經需要吳秀雅“討好”的人,被解決了。
比如吳秀雅不再被上司刁難。
問題的“解決辦法”是越級處理,用打動大BOSS的偶像劇戲碼為自己另鋪了一條路。
比如草包組長也不再給自己派爛活。
那是因為某一天,他突然就感受到了吳秀雅的重要性,從而選擇尊重下屬。
而在感情方面。
有了脫口秀的加持,吳秀雅成為了白天的都市麗人,晚上是脫口秀冉冉升起的新星。
有朋友有夜生活有曖昧物件,現充到把求複合的前任幹懵在原地。
(程璐)
對了那個吳秀雅到底是什麼人
原來完全沒有聽說過
這哪是脫口秀的功勞。
分明是瑪麗蘇劇情啊。
甚至更關鍵的還在於,她十幾年來養成的討好型人格,因為一夜之間出現的脫口秀,就此和前半生的所有困境劃分了界限。
是不是太站不住腳了?
要知道,看似吳秀雅藉著脫口秀打下的追光,在夜晚實現了人生的反轉。
但其實呢。
那個從一開始想著只是單純地表達,卻在後面漸漸“比賽式”地想要避免冷場,追求炸場,企圖用脫口秀實現自我價值和逃避被職場冷落的野心的女主角。
她放棄了從前的“討好”,卻轉身進入了另一種“討好”。
像是某種規律的惡性迴圈,企圖用拆東牆補西牆的方法,像猴子掰苞谷一樣,掰到一個丟一個,只會重複性地尋找不斷迷失的自我。
所以說。
至少在這部劇裡,脫口秀更像落入患處的一滴蜜糖,而非藥材。
連帶著整部劇的後續,都充斥著一股甜膩而懸浮的美感。
至於所謂人生動機和失落的青春。
在Sir看來,這對於一個身處現實的囹圄,卻渴望用懸浮的網際網路單品來拯救自我的人來說。
再好笑,再時髦,也不過是裝點在門面上的“精神勝利”罷了。
03
老實說,Sir之所以興沖沖地點開這部劇其實不是因為李庚希,也不是魏大勳。
而是董潤年,以及另一個群體——
脫口秀演員。
你能想到的小半個脫口秀圈內演員,其實都參與了這部劇的製作。
比如,編劇組有楊蒙恩、豆豆、鴨絨、橙色預警等等。
演員組有龐博、程璐、Rock、江梓浩等等。
策劃童漠男、鳥鳥。
還有周奇墨、何廣智等人參與。
相比於上次喜人集結,參與周星馳的《大話大話西遊》,這次脫口秀圈的陣仗也不遑多讓。
作為中國最會拍職場的導演(董潤年)與中國最會說職場的群體(脫口秀演員)強強聯手。
——再加上聲浪最大的女性議題。
不說是降維打擊,至少在軟體上,Sir還是有信心的。
可沒想到。
所謂強強聯手,也會變成加倍糊弄。
比如劇中的脫口秀——
脫口秀總編劇是楊蒙恩。
但在Sir看來,這其中的大部分文字非但不能讓人感受到脫口秀的魅力,甚至連楊蒙恩自己在《脫口秀大會》上的創作都不如。
它就像是比賽時被淘汰的稿子。
再加上一些曾經說過的段子,拼湊成了一個自以為很幽默的東西。
比如劇中的職場——
劇集的編劇是《年會不能停》的應蘿佳。
可是我們在《年會》裡看到的那些對職場準確的諷刺,以及觀察,在這裡也通通沒有。
面對行業難題。
我們所看到的,只有各種粗線條、情緒化的衝突,懸浮又低階。
為什麼會這樣?
Sir覺得最大的原因是——
這是一部從結果反推,而創作出來的劇。
顯然創作者知道這個市場需要的是什麼樣的議題,也很準確地抓住了當代職場社畜們的痛點。
但為了表達觀點(也就是片名),把角色設計得異常功能化。
舉例來說。
Sir前面提到的吳秀雅是怎麼變成如今這番討好型人格的。
道理都沒錯。
學校、家庭,各方面都要承擔一部分責任。
但問題是,吳秀雅是誰?
劇裡的人設是,聰明、熱情、觀察能力與表達能力都很強,是個外向自信的天賦型選手。
那麼請問——
這樣的性格,會出現在一個父親動不動就責罵,母親動不動就哭著躲起來的窒息家庭裡嗎?
以及,對世界有著如此敏銳認知的吳秀雅,會如此簡單地就性情大變,持續十年嗎?
我媽現在連個像樣的工作都找不到了
她就是為了討我爸那一家子人的喜歡
才把自己活沒的
很顯然。
編劇為了推匯出想要的結果,硬是把角色變成了工具。
李誕曾在自己的書裡寫過。
無論是影視,廣告還是脫口秀,真誠,永遠是第一位的。
但這部劇,顯然是少了“真誠”。
所以怎麼說呢?
Sir想到了同樣講述女脫口秀演員的那部《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
在那部劇裡。
主人公米琪僅僅用幾句話就說清楚了吳秀雅討好別人的原因,以及大部分女性都會面臨的難題——
性別角色賦予她們的要麼是乖順的服從,要麼是不入流的笑柄。
無論是在校園還是社會,除此之外沒有第三條路可走。
男人不會覺得我很好笑
除非我演個瘋瘋癲癲的角色
或者長個屌
為什麼我們要裝作無助,可其實並不無助
為什麼我們要假裝道歉
可其實我們沒做錯什麼
而在《不討好的勇氣》裡。
這樣的思考一直持續到十幾集,Sir還沒看見什麼影子。
這樣的懸浮。
甚至讓這部看起來很新的劇,骨子裡,散發出濃濃的古早瑪麗蘇味道。
可是啊。
都市偶像劇,我們真的已經不缺了。
既然能夠感知到新一代人的內容需求,那麼就請用心創作。
而不是像現在這樣。
一堆不走尋常路的人,在搭上網際網路快車,成為新的權威後,只是拿出快過期的預製菜,集體交出一個兩不像的克隆體。
如果到最後,這都能成為“國產劇的良心”。
那麼,Sir也只能再次祭出趙曉卉的那句“名言”了——
“你們(脫口秀)門檻也太低了。”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