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科技 2024-10-18 01:32:56 7
©️深響原創 · 作者|肖卓
不斷落地「互聯互通」,正在塑造網際網路行業的新樣貌。
根據公開報道,近期,以阿里、京東、騰訊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大公司在「互聯互通」上動作頻頻,曾經互設門檻甚至劍拔弩張的公司,正在陸續接入彼此的服務:
物流方面:京東物流已正式接入淘寶天貓,京東方面則將接入菜鳥速遞和菜鳥驛站;
流量方面:淘寶商品在微信生態面臨的“阻力”大大減小。目前,使用者可以直接點選微信裡的淘寶連結,完成下單及支付,全程無需跳轉回淘寶APP,並且微信端也可以訪問淘寶首頁;
支付方面:淘寶天貓今年9月接入了微信支付,京東也將接入支付寶支付。
以上動作,換在十年前幾乎難以想象。變化背後,既有來自監管的推動,也有行業新現實的影響。我們想著重探討的是:壁壘為何會淡化?淡化對於平臺、商家和使用者有何影響?
01
壁壘為何淡化,有何影響
網際網路行業經歷了多年的發展,行之有效且規模足夠大的商業模式主要有兩種:廣告(賣流量)和電商(賣貨)。在行業增量顯著的階段,各大平臺傾向於最大化自身利益,選擇“排他”。物流、支付、流量等領域的壁壘,正是該階段形成的。然而,隨著監管的推進和行業進入存量階段,零和博弈變得愈發不明智,新的趨勢隨之形成:
物流:從模式之爭,到相互借鑑
早年,阿里和京東在電商領域激烈競爭之餘,兩者的“模式之爭”亦是討論焦點——前者看好“平臺”模式,致力於做大商家生態,後者發力“自營”,強調商品和服務品質。在電商蓬勃發展的背景下,為了解決物流效率問題,阿里和京東分別在物流領域加大投入。菜鳥網路(即如今的“菜鳥”)和京東物流,便是兩種模式下的差異化產物。
起初,菜鳥網路的邏輯有明顯的“平臺”色彩,它建起基礎設施和資料應用平臺,將物流行業的資料標準進行統一,透過菜鳥網路的資料技術為快遞公司降本提效;京東物流則以自建物流體系聞名業界,服務質量好,但也因“資產過重”備受爭議。
在增量豐厚的階段,兩種模式都兌現了增長故事。但當流量見頂,兩種模式的侷限性就越來越明顯。只做平臺不親手碰物流,服務體驗就始終會有瓶頸。只用自營物流,成本不易下降,電商生態也很難豐富。
所以我們會看到,今天的阿里和京東都已放下“模式之爭”,採取了更務實的策略——菜鳥自己下場做了菜鳥速遞,並持續發力國內供應鏈業務。為了應對雙11高峰,近期菜鳥速遞還在全國啟動8000名快遞員招聘;京東則在發力“平臺化”電商生態的同時,向商家開放了更多的物流選擇(如“通達系”和極兔)。
本次淘天和京東在物流業務上的相互接入,也可以看作以上邏輯的深化。對於各方來說,互聯互通是好事。一來,商家不必在兩個平臺分別準備貨物、安排庫存,可以減少重複建設;二來,淘天上的品牌商家可以藉助京東物流的一體化供應鏈解決方案,提升服務體驗。京東上的中小商家,也可以利用菜鳥找到更高價效比的配送方案。
流量:從“互不聯網”,到彼此帶動
在拼多多、抖音等玩家崛起之前,阿里在電商領域,騰訊在流量領域的地位無可撼動。曾經,雙方都試圖搶佔對方的優勢領域,阿里發力創造流量場景(支付寶做社交是典型的表現),騰訊也試過切電商的份額。
這些努力最後未能如願。伴隨著行業格局、種收邏輯和大環境的改變,兩者形成了新的發展路徑。
淘天近年在對內強化內容生態建設的同時,也在加碼對外合作(例如和位元組、小紅書在“內容-交易”鏈路上的合作),建立全域大迴圈。騰訊則延續了“生態”思路,基於微信生態向電商、生活服務等領域的合作伙伴開放基建和工具,共同做大蛋糕。
在單一平臺的增量挖掘難度越來越大,使用者消費行為碎片化的背景下,互聯互通符合廣大品牌和商家的經營需要,符合淘天作為電商平臺的需要,也符合流量平臺的廣告業務增長需要。這種共同利益,驅動著阿里和騰訊之間壁壘的層層瓦解。
自2021年,淘寶連結先是在微信一對一的聊天場景延伸至群聊場景,此後淘寶天貓的商家可以投放影片號、朋友圈、小程式等廣告資源位,直通商家的店鋪、商品詳情頁和淘寶直播間。如今,使用者可以直接在微信裡的淘寶連結下單商品。
對於商家來說,大平臺之間的互通意味著效率有望獲得提升(更高效地引流,私域的有效利用,不用在多個生態重複建設等等)。如此結果依賴於平臺在關鍵環節的“鬆動”,而支付,就是那道最關鍵的閘門。
支付:從火拼競爭,到形成新默契
圍繞支付的競爭貢獻了許多網際網路大事件(如微信紅包閃擊支付寶;雙方燒錢補貼使用者、爭奪合作伙伴和支付生態等等)。彼時,阿里和騰訊為了助推支付業務發展,紛紛把關鍵合作資源(如淘寶天貓的支付場景、騰訊的被投公司)傾注其中,“排他”是必然的。
時過境遷。今天支付行業份額穩固,傳統電商過了高歌猛進的增長期,支付產品的定位也從“某個公司的業務”變成了國民基礎設施,加上螞蟻科技和阿里巴巴的關係發生改變,“在國內市場爭奪份額”的重要性已經越來越低。
取而代之的,是支付雙龍頭轉向海外求增長、精細化金融服務,以及超越舊藩籬,在合作中為使用者帶來更優體驗。“淘寶天貓接入微信支付”、“京東將接入支付寶支付”,均標誌著國內支付領域的戰事徹底翻篇。
02
新的必要性和有保留的“開放”
在網際網路各個平臺流量板結、各方都迫切需要新增長的背景裡,破壁共建的重要性要高於零和競爭。「互聯互通」,代表的是新的必要性。
當然,這樣的共建一定是有邊界的。「互聯互通」的同時,各大公司仍會全力維護自身的核心優勢(如淘寶天貓的平臺優勢和SKU豐富度、京東的供應鏈和服務心智、微信的私域價值等等)。各個公司也必然會因此面臨新的問題,例如:
當在微信下單淘寶商品變得順暢,淘寶天貓如何把更多使用者轉化到淘系生態中,拉高使用者LTV?
京東零售能否在「互聯互通」趨勢中加速平臺化?京東物流如何在諸多物流企業中凸顯自身的差異化價值,拓展更多外部客戶?
坐擁巨大流量池的騰訊,又該如何在「進一步開放、廣告變現、穩固微信私域價值」等諸多問題中找到平衡?
相比當年互不相讓的狀態,這些新問題處理起來更復雜,也更微妙。
目前我們看到的是,平臺在接入彼此服務的同時,仍會把更好的資源位給到自家業務,並在對外部服務做適配的過程中有所保留。
簡而言之,儘管大趨勢已經改變,但「互聯互通」仍是個動態變化的過程。所有玩家都必須去適應新的現實,在博弈中,找到對自己最有利的效率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