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 Luck To You!

手机扫一扫

刀郎“擊敗”周杰倫,暴露了一個隱秘的角落

網易娛樂 2025-01-04 00:36:20 2

在諸神黃昏的20年多前,周杰倫還只是巨頭之一。

那時就算是他的死忠粉也不敢想,近些年他竟成了睥睨天下的頂流。

和蔡徐坤粉絲的打榜大戰、全國巡演的幾十場演唱會、短影片平臺的直播對話、Apple Music的年度最熱歌曲榜單……和周杰倫扯上關係的事,最終總能誕生炸裂的資料。



好像沒有誰能給他上上對抗了,直到人們迎來了那個男人的復出:刀郎

2024年8月30日,刀郎線上演唱會在微信影片號進行,吸引了超過5300萬人次線上觀看,收穫了超6億次的點贊,打破了此前周杰倫創下的影片號直播紀錄。



刀郎到線下開演唱會,更是風頭無兩。

從廣州、南京、澳門、廈門到最近的北京,刀郎演唱會門票被中老年粉絲搶購一空。大麥APP的資料顯示,刀郎演唱會北京站有超百萬人想看,而周杰倫的三亞演唱會“想看”的才五六十萬人。



刀郎,就是中老年人自己的“周杰倫”。

一場場刀郎演唱會,也讓人看到了獨屬於中老年人的隱秘的角落。



刀郎演唱會門票,

年輕人的“盡孝硬通貨”

2019年夏天,有人真誠提問:周杰倫微博資料那麼差,為什麼演唱會門票還難買啊?



一石激起千層浪,為了做資料,歌迷們成立夕陽紅粉絲團,幾天時間就將周杰倫的超話資料做到了第一,輕鬆攻破ikun(蔡徐坤的粉絲)的抵抗。

他們留下一句“我們只是老了,不是死了”,事了拂衣去。

這句話,用在刀郎的中老年粉絲身上更是適用。

自從前年刀郎以一首《羅剎海市》重出江湖,他的粉絲們也開始躁動起來。

他們一邊和飯圈一樣,無死角地維護偶像、神化偶像。

遇到誇讚刀郎的影片,積極一鍵三連;遇到批評、抹黑刀郎的內容,極力反攻。這過程中,刀郎登上了他們心中的神壇,有的人甚至認為如果把音樂人分級的話,刀郎將遠甩周杰倫、羅大佑李宗盛多個等級。



崇拜使人盲目,因此關於偶像的假新聞,他們也很容易照單全收。比如有訊息稱,《紐約時報》評價刀郎的音樂是中國音樂的最高水準、特朗普競選時談刀郎、泰勒斯威夫特翻唱刀郎……讓一些中老年粉絲十分激動。



另一邊,他們又以自己的風格和方式,給旁觀者不同於傳統飯圈的億點點震撼。

年輕人的飯圈,總是在比偶像人氣,因此孜孜不倦地做微博資料,狂買偶像代言的產品。歷經滄桑的中老年飯圈,則是脫離了低階趣味——他們不僅比人氣,更要比作品的水平。

2024年初,刀迷們就在上海組織召開了“刀郎作品高階研討會”,深度分析刀郎作品的文學性。



有的人越分析越心驚,對刀郎仰之彌高,認為他能比肩李白、杜甫。



而現在,一張演唱會門票就能見到當代李杜並且重溫青春,這樣的誘惑沒有誰能抵擋。

例如據《揚子晚報》的報道,刀郎演唱會南京站的觀眾畫像中,60後、70後佔比近半,其次是80後、90後人群,佔比超30%。

爸媽眼裡的熾熱,被年輕人記在心裡。

一時間,幫爸媽搶刀郎演唱會門票,成了最新的孝心大比拼。

只是僧多粥少,不少人到頭來只是在給賣票APP貢獻流量。有網友發帖說:“刀郎太火了,我幫爸媽搶了兩次都搶不到,比我搶過的其他明星都難搶。”



為了圓爸媽的夢,一些人不惜購買天價黃牛票,同時還要寬慰爸媽:沒多少錢,只需要幾百。

看到買票之前還在推說不需要的爸媽,在演唱會開場後卻拿出了舞斷熒光棒的架勢,很多人可能才真切感受到,中老年人也有很大的情感需求。





中老年人的“心靈庇護所”,

為何成了最狠印鈔機?

中老年人的情感需求,不僅寄託在刀郎演唱會上,也不僅限於演唱會。

除了刀郎,其他老牌歌手也備受他們的喜愛。

比如崔健首場線上演唱會吸引了超過4500萬使用者觀看;還有2022年4月1日影片號推出的張國榮重映演唱會,有1700多萬人同時線上,評論區不斷湧現出“愛你”“想念”“淚目”等留言。



他們的支援從來不僅停留在口頭上。據貓眼網站資料顯示,“40+”歌迷是今年“張學友60+個唱”的購票主力群體;今年憑《卡拉永遠OK》翻紅的譚詠麟,其成都場的購票觀眾約3.5萬人,其中男性佔比達到60%,平均年齡超過40歲。

一項調查問卷顯示,有三成以上的60後追星群體,每月為追星消費超過5000元,這個比例遠超過其他年齡層粉絲。

“為逝去的青春補票”“欠XX一張演唱會門票”,這類句式同樣可以用在中老年人身上。



懷舊,很明顯是第一大動力。

觸手可及的情懷就像興奮劑,輕易誘惑人再衝動一把。

今年周杰倫在大巨蛋開演唱會,一些沒買到票的歌迷上演愛你孤身走暗巷,鑽進了場館的下水道聽歌。

刀郎在廈門開演唱會時,旁邊工地的工人喊話刀郎希望他能把音響開大點,第二天刀郎回應說音響沒法開得更大了,呼籲大家唱得大聲一點,讓工人們也能聽見。這種場景並不罕見,在刀郎演唱會的周邊,總聚集著許多沒買到票的中老年粉絲。

在懷舊的同時,眾多志同道合的人待在一起,還能滿足社交的需求。

在刀郎演唱會的相關影片下,就總能看到想和他人互動的留言,並且會獲得不少回覆和點贊。點進主頁一看,十有八九是中老年網友。



這也是為什麼,在工作日的白天,不景氣的KTV卻常常不缺客人。對於中老年人,KTV是低成本懷舊、社交的絕佳場地。



中老年人這樣強勁的情感需求,並不是突然迸發的。

過去線上線下的注意力基本圍著年輕人打轉,被認為“獲客難”“消費能力弱”的中老年人乏人問津,他們的需求自然也容易被忽視。

直到年輕人的生意越來越難做,“銀髮經濟”的各種產品才走向臺前。

所以“霸道總裁愛上絕經的我”之類的中老年短劇層出不窮。《閃婚老伴是豪門》《閃婚後五十歲霸道總裁狂寵我》《閃婚媽媽》等爆火短劇,讓人眼前一亮又一亮。



不僅有針對媽媽輩的溫情、甜寵類短劇,也有男頻中老年短劇,代表作有《代駕老爹巔峰歸來》《犬父虎子》《老炮兒之上陣父子兵》,充分詮釋什麼叫“男人至死是少年”。



移動網際網路的花花世界,很快造就了一大批“網癮老人”。

根據QuestMobile的《2024銀髮人群洞察報告》,截至2024年9月,我國銀髮人群月活躍使用者規模已達到3.29億,月人均使用時長高達129小時,同比提升5.3%。

不少人對此憂心忡忡。曾有一位老人為了追短劇刷爆銀行卡、累計充值近4萬元,家人無奈將老人的社交軟體設定了青少年模式。還有八九十歲的老人,玩手機到深夜也不肯睡。

外界在想方設法解決“老年人手機依賴症”,但就像官媒曾說的,本質應該要解決的是“情感需求飢渴症”。



中老年人帶來的“潑天富貴”,

如何拿下?

去年4月23日,日本學者上野千鶴子在一次對談裡提起老齡問題,“要是上了年紀,不用工作,需要的是有人照顧,而不是醫療服務”。

意思是,他們需要的不只是物質關懷和醫療關懷,更需要被看見、被重視。

要做到這點,首先必須先解決供不應求的大痛點。

1983年,中國第一所老年大學在山東成立。40年後,這個數字飆升到7.6萬所。

即便如此,許多老人還是“無學可上”。



比如5萬人搶6000個名額,頭天晚上11點就佔位。還有報道稱,南京市金陵老年大學的教室裡,曾擠滿了訂不到賓館又捨不得名額的老人們,暴漲的報名人數,即使有320個班級也消化不完。

中老年人的文娛需求,過去更是沒人顧得上。

過去只有各大衛視推出的中老年相親節目和家庭劇,能稍稍照顧到他們的需求,而影片網站則和其他網際網路企業一樣,張嘴閉嘴“得年輕人者得天下”。



好在這種情況,現在開始好轉了。

長影片網站方面,去年5月,優酷將“長輩模式”升級為“銀髮劇場”,還將“大字模式”應用到劇場作品的字幕中;愛奇藝CEO公開表示“夕陽紅產業即將成為朝陽產業”,要加強對“一老一小”人群的服務。近兩年也的確多了一些以中老年主角為賣點的作品,比如《漫長的季節》《三叉戟》《老閨蜜》。



《漫長的季節》

短影片平臺方面,之前提到的中老年短劇是個典型。特別是快手,根據QuestMobile的資料,45歲以上的使用者佔快手使用者的29.1%,同時中老年佔了整體付費率的40%以上,所以快手的家庭類短劇佔比19.2%,比例遠超該類短劇在整個短劇市場中的佔比。

看到中老年人的需求、加強供給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是要看見他們在消費時可能有的痛點。

許多KTV,就推出了中老年專屬的夕陽紅卡。



明文規定“謝絕自帶酒水”的KTV,看到他們自帶酒水零食,也常常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有的還特別準備了免費熱水和急救類藥品。

這兩年發展很好的郵輪旅遊,也有這樣的“適老化”服務。

在今年1月首航的首艘國產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上,有乘客表示,約90%的遊客都是中老年人。某遊輪品牌主理人也說,旗下的河輪產品中,超過90%的客戶年齡是50+。



因此在郵輪上,房間有專用扶手,床墊是大多數中老年人習慣的偏硬材質;飯菜主要是家常菜,一名UP主說:“廚師寧願沒味道,也不敢多加鹽,寧可把肉煮老,也不敢不煮熟。”;郵輪的舞廳裡,放的是經典老歌(或許也有刀郎的歌),讓他們隨時可以唱K、跳華爾茲。

所以說,刀郎演唱會引發的火爆現象背後,不只是一群人追憶逝水年華那麼簡單。

這是他們久不被重視的龐大需求,迎來了集體性爆發。

這樣的潑天富貴,要想全部承接起來,可以說任重道遠。

只能是:像對待年輕人那樣,給予中老年人一樣的重視。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