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科技 2024-12-29 01:32:50 1
又有段時間沒更新了。年底嘛,總要給自己找些藉口,再借機吐槽挖苦一下。
這事說白了,我感覺有點困惑:我們已經隨時隨地可以和知識淵博、聰明絕頂的AI對話了,誰還需要看公眾號呢?上班搬磚那麼累了,刷刷小影片不好麼。
在ChatGPT橫空出世不久,我很激動搞了篇《藍狐島》,並用GPT翻譯成了英文。後來的事情發展呢?和我預計的相仿,又和我的期望相距甚遠。
我當時就知道,科技界肯定要被狠狠地顛覆一把了。事實也確實如此,世界上最聰明的就是錢,數萬億的美元砸向英偉達等一系列股票,因為這場革命的邏輯太簡單粗暴了:電腦終於能聽懂你、看懂你和指導你了,從此一切都會不同。
但令我意外的是:兩年過後,這世界上大多數的人似乎沒受到什麼影響。日常使用大語言模型的人,仍只侷限在少部分所謂前衛一些的人士。
大家還是在照步就班地日常搬磚和刷影片,學生們依舊學著那些過時的知識和刷著永遠刷不完的題。世界上的對罵和打仗是越來越熱鬧,對戰雙方都堅信自己捍衛的東西是無比神聖的,無論那是幾千年前的神還是現代的各國小霸王。
人類面對無法完全理解的新事物時,總傾向於用貼標籤的方式簡化認知,而這也是AI無法被真正理解的原因之一。
一、
說起這個,我想起很久以前寫過一篇小文,叫《貼標籤的惡》,被噴得那叫一個慘烈。那篇文章大致的意思是說,大家喜歡給一些企業貼上“買辦”,“無核心技術”一類的標籤,是很片面的。現在想想,當時的自己還是太年輕了。
幾年過去了,我發現給別人貼標籤那根本不叫個事兒,給自己貼標籤才是思維的牢籠。畢竟,我們每個人都活在各種標籤的陰影下,誰也逃不掉。
你是上海人,他是雞西人,你倆能正常溝通的機率就不大。聽說你是雞西來的,他腦子裡就轉不過來,那地方明明在雄雞地圖的最東邊,其實大家都是“雞東”人。
都被貼上了“中之國民”的標籤後,自己瞬間就覺得“地大物博,國家強大”,外人休想搶走我們一寸山河。
你頓時就自豪感爆棚,覺得那些領土是你的,領海是你的,森林是你的,沙漠也是你的,然後你交了社保買了房子。但神奇的是,外國人居然也能買,人家不需要提前辦簽證能到的你國地方比你還多。
你為我們燦爛的古老文明而感到自豪,為外國人搶走了我們的國寶而痛心,甚至憤恨外國人用三國志做遊戲賺我們的錢。然後,你又免費得到了外國人搞的那些數理化知識,這讓你找到了工作,但這些學習又是你青春期最痛苦的事兒。想來想去想不明白,然後精神就快分裂了。
既然“國”的標籤這麼沉重,乾脆咱只給自己貼個“智人”的標籤得了,那樣所有人類的成果都可以自豪了。但真做到也不容易,因為不得不承認自己和那些世世代代的敵國還有窮鄰居,都是咱非洲走出來的兄弟姐妹。咱身上的標籤讓咱不想放下仇恨和鄙視啊。
說到撕標籤大師,你不會聽到馬斯克說:“俺永遠愛南非,俺們村張二狗做的布林香腸比你們大城市的烤鴨披薩好吃一萬倍。“ 你以為人家只是鋼鐵俠,結果人家又變成一字並肩王。
二、
AI來了以後,我們突然發現人類所謂幾千年文明,那浩如煙海的各種文化和科學,人家AI能壓縮到僅幾百G倒背如流。然後,emmm,人家發現沒啥可學的了。
人歸根到底就是一種腦容量有限的動物,給自己貼的那些標籤,無論什麼職位、學歷、戶籍、“學渣”、“中產”、“球迷”…,無非是想簡化認知和尋找同類,最終得到安全和滿足。
在認知方面,標籤是一種理解的簡化。這個邏輯和Alpha Go下圍棋沒啥區別,人們以為自己有好多“NB”定式(標籤類成功法則),在AI那裡大多備註成"SB"。
在MBA裡的大多數案例,都是在用貼標籤的方式解釋創業或者商戰,99%的情況下你照著做是不會成功的。
現在一堆什麼學家各種翻歷史或反覆講什麼週期,也都是標籤式理解,基本上都沒用。他們有時蒙對了給自己多個“xx專家”標籤,蒙錯了就不提了。
在AI時代,普通人也終於可以翻身,不再完全依賴用標籤形式來理解事物。
大學這個玩意兒,逐步就會像棋院一樣,變成花錢證明自己比電腦蠢的地方。
三、
從認知的簡化到資源的壓縮,人類的思維方式與社會結構充滿相似的邏輯。
所謂財富,無非是由大多數勞動者創造,最終流向少量的人。這也是一種壓縮,你們搬的那一大堆磚,被壓縮成千上萬倍成為黃金、紙幣,甚至最簡單的一串數字或字母(加密幣私鑰或助記詞),放到別人的銀行或小兜兜裡。
那些在財富上最有成就的人,大多數是驅動別人搬磚特別厲害,並不是自己搬磚特別厲害。任正非、喬布斯、馬斯克甚至當紅炸子雞黃仁勳等都是這樣的。
所謂人脈,就是有能力調動儘可能多的人或者高質量人才。如果沒戲,那就踏踏實實搬磚,其實也沒什麼不好。羨慕和嫉妒,是毒性特別大的情緒:一旦染上,人生就變成了一場無休止的內耗。
四、
當然還有一類財富路徑是所謂錢能生錢,但顯然你那幾萬塊能生出來的和人家那幾十億能生出來的不是一個量級。他一晚上賺你一輩子的錢,那顯然不是靠他自己“搬磚”創造的價值,那必然是無數人搬的磚被他一晚上拿走。你說他有時也會輸呀?是的,但大機率不是輸給你,是輸給另外一個一晚上賺你一輩子的。
你以為你前些年在北上深買了房賺了幾百萬,其實你只是借銀行的錢賭贏了,拿走了民工兄弟們或者後來買房人搬的磚。
AI在大多數情況下,只能幫你理解你的處境和選擇,但並不能給你社會資源。這時你知道了真相,也許給自己貼上一個“牛馬”的標籤,每週踏踏實實求“V50”吃個肯德基。
千萬別不知足,去瞎崇拜那些歷史偉人、精英豪傑,他們都是被標籤化的卡通形象。入了那個魔怔,史書上殺人越貨小於千人的不會進你的法眼,殺過你同標籤的那些傢伙你又恨一輩子,情緒失調了容易導致身體不好。
如果你真能甩掉給自己貼標籤,你自己就是萬里挑一的豪傑,你可以壓縮別人的磚放進口袋,在大多數人覺醒前指揮AI幫你幹活。2024年投資挺容易賺錢的,但你如果腦子裡只有一個大大的A字,就比不過人家腦子裡有很多字母的。
五、
財富的流向似乎是命中註定,但幸福的感覺,卻往往藏在這些看似壓縮後無足輕重的日常裡。
幸福的瞬間經常是看似毫不起眼的小事。比如,你加班到深夜回到家,老婆端上一碗熱湯麵,冰箱裡居然還有吃剩的毛豆和啤酒;或者在網上淘到一件垂涎已久但打了6折的渾身是插口閃著藍光像小磚頭一樣的移動電源。這時你會覺得,世界沒那麼壞,生活似乎還在偷偷照顧你。
哪怕生活的本質被壓縮得冷酷無情,幸福的種子還是能在某個角落悄悄發芽。這就是佛系的幸福,我們大多數人都有搬一塊磚換一杯奶茶的小確幸。
幸福是個體在有限資源中找到的平衡,是人類在冷漠世界中製造的自我安慰。你可以選擇抱怨祖上福廕不夠、資源分配不公,但也可以選擇透過一杯熱茶、一頓烤串,甚至幾個AI推薦的小影片,覆蓋忘卻這些問題。說到底,幸福是一種主動選擇的態度,而不是標籤賦予的結果。
也許,擺脫標籤化的思維和對財富分配的執念,就是我們面對AI時代的一種值得堅持的主動選擇。至於懶惰和躺平?經常享受一下,也是我們的小確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