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 Luck To You!

手机扫一扫

比亞迪海外行不行,他們說了才算?

鳳凰科技 2024-10-20 01:36:21 5

作者 | 夢蕭

中國造船業才是中國新能源車出海背後的“功臣”。

近期比亞迪釋出了9月的銷量,在“金九銀十”的背景下,9月比亞迪的銷量喜人,銷量達419426輛,同比增長45.6%,今年前三季度,比亞迪銷量2736401輛,同比去年同期的207萬輛增長了32.2%。銷量帶動業績,比亞迪今年上半年營收3011億元,同比增長15.76%;淨利潤136.3億元,同比增長24.44%。不俗的業績表現進而帶動比亞迪的股價,截至10月15日收盤,比亞迪股價在年內漲幅達52%。

值得注意的是,比亞迪即將在11月18日迎來成立30週年。比亞迪開啟感恩回饋大抽獎狂抽60臺新車,最高大獎竟然是仰望U8。其中,“感恩禮”獎品為30臺仰望U8使用權,“相逢禮”獎品為15臺騰勢Z9GT和15臺方程豹8使用權。

在海外市場,比亞迪同樣表現不俗。10月14日,比亞迪驚豔亮相巴黎車展,除比亞迪外還有問界、廣汽集團、一汽紅旗、上汽大通、東風風行、零跑汽車、小鵬汽車和創維汽車。BT財經查詢巴黎車展官網發現,今年巴黎車展共有51家車企報名,其中歐洲汽車品牌數量最多,中國9家汽車品牌參展佔總數20%左右,兩年前的巴黎車展中國車企幾乎佔據總量的一半。令人意外的是歐洲傳統豪華品牌賓士缺席了本屆車展,日本品牌豐田、本田和日產未參展。

中國車企積極參與巴黎車展的背後,是中國能源車在海外市場百花齊放。從近年來中國汽車出口激增可見一斑。尤其是比亞迪。2024年9月比亞迪的出口銷量為30512輛,上半年出口量為203,400輛,同比增長151%。前九個月累計達到264030輛。這一資料表明,比亞迪在海外市場表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不只是比亞迪,國產品牌汽車的出海潮已經逐漸顯現,車企出海最經濟的方式就是走海運。

10月8日,比亞迪“常州號”汽車滾裝運輸船下水引發行業關注,這是比亞迪自建船隊的第二艘船舶,和第一艘合肥號一樣,比亞迪同樣以整車生產基地命名該船。和另一個出海大戶奇瑞同樣擁有自己的運輸船,令外界詫異的是,中國造船業和新能源車行業一樣,也在快速崛起。

中國造船業的崛起

中國企業的出海大潮,直接推動了中國造船業的發展。

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資料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國船舶總載重量達3634萬噸,同比增長18.2%。新接訂單量8711萬載重噸,同比增長51.9%;截至9月底,手持訂單量19330萬載重噸,同比增長44.3%。截至2024年9月底,我國造船三大指標以載重噸計分別佔全球總量的55.1%、74.7%和61.4%。

據《中國工業報》報道,目前,中國已經成為最具世界影響力的造船大國。截至2024年,中國造船業連續14年保持造船完工量、新承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世界第一,市場份額超過50%。這些資料意味著現今世上每兩條船完工,就有一條由中國製造。

原本全球造船業的老大韓國已經被中國趕超,且差距被越拉越大,據韓媒《中央日報》網站報道,今年(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全球新增船舶訂單中,70%被中國船企拿下,韓企只獲得了不到18%的訂單。要知道,巔峰時期,世界前十大造船廠,有七家為韓企,韓國造船業拿下了全球65%的市場份額。

在中國造船業剛起步階段,不得不高價向韓國進口高階船舶。尤其是建造難度堪比航母的LNG船,一艘就能叫價近3億美元(約21億元人民幣)。當初我國某船廠負責人帶隊訪韓時,希望交流相關造船技術時,韓方傲慢地表示:“你們根本造不出LNG船,還是直接買我們的吧。”嘲諷的言語和無禮的傲慢深深刺激了中國船舶人。

在隨後臥薪嚐膽的20年,在數以百計科學家的努力下,中國成功實現了所有船舶種類的國產自研,還成為世界唯一摘下航空母艦、大型郵輪、LNG船這造船業“三大明珠”的國家。中國造船業已經14年全球份額第一。尤其是在此前被韓國嘲諷永遠造不出來LNG船,依託我國完善的工業體系及日益精進的技術,中國船企不僅能造且價格比韓企要便宜7000萬元,物美價廉,讓韓國船企原來的老客戶紛紛湧向中國船企。2023年,我國船企交付了20艘全球最大2.4萬箱超大集裝箱船、4艘17.4萬立方米大型液化天然氣運輸船以及全球最大淺水航道8萬立方米液化天然氣運輸船。

今年4月,卡達能源公司就一口氣向我國簽訂18艘LNG船訂單,這些價值超過400億元的大訂單,讓韓企羨慕嫉妒恨。近期德國航運巨頭赫伯羅特(Hapag-Lloyd)的液化天然氣(LNG)雙燃料動力集裝箱船30艘新船的訂單被我國兩家民營船企新時代造船和揚子江船業拿下,這些訂單總價值已達到52.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70.69億元),是歷史上最大的集裝箱船訂單之一。韓國HD現代重工和韓華海洋也參與競標,最終失敗。

克拉克森資料顯示,今年8月,全球新成交的106艘造船訂單中,我國就包攬了95艘,市佔率突破90%,而韓國船廠只拿到4艘訂單,市場份額跌到可憐的2%。韓媒《經濟日報》就發文稱:“我們徹底輸了,中國造船工業全面崛起,已不可能超越。”為了挽救頹勢,韓國金融界決定緊急“輸血”15萬億韓元(約800億元人民幣),援助韓國船企,並揚言“必須重奪第一”。

工信部裝備二司副司長李毅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在全球18種主要船型中,我國有14種船型新接訂單量位居全球首位。中國造船業已經成為全球當仁不讓的第一。

汽車出海的“大海航”時代

《中國經濟網》報道,我國汽車產銷量連續15年穩居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車產銷連續9年全球第一。2023年,中國汽車出口量和金額均位居世界第一。出口量達到522萬輛,出口額為1016億美元,超過日本的出口量和金額。‌2023年日本汽車出口量為442萬輛,出口金額為532億美元。中國汽車出口正式實現跨越式突破,並躋身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目前‌中國自主品牌汽車已出口至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真正實現了國產車遍佈全球。

在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快速發展下,即便是中國作為全球人口大國和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車市場,也很難消化比亞迪、問界這樣產能迅速提升的車企,加速出海成為行業共識。在全球最大汽車出口國地位確認後,國產品牌車企紛紛揚帆遠航,萬噸級巨輪開啟國車出海“大航海”時代。

車企選擇海運是最經濟的運輸方式,憑藉其運量大、適應遠距離運輸的優勢,成為了不少車企出海的首要選擇。但即便選擇海運,其成本也依然不低。尤其是車企出海潮後,眾多車企對滾裝船需求激增,導致運輸排期越來越長,其租金也大幅提升。嚴重的供需錯配導致2022年下半年全球滾裝船運力奇缺,租金飆升。

公開資料顯示,2024年上半年,一艘6500標準車位的汽車滾裝船平均價格已突破10萬美元/天(約合人民幣72萬元)。一輛車從中國運到歐洲,僅海上運輸成本就高達1萬元人民幣以上,還不包括到港後的運輸成本,總運輸成本高達1.5萬元,這對利潤空間本就不高的中國汽車來說是無疑是一筆鉅額的開銷。

奇瑞是中國最早造船的車企,但與其說造船,不如說是自己照顧自己的生意。因為蕪湖造船廠早在2007年就被奇瑞收購。2007年奇瑞銷量38萬輛,其中海外佔了11.98萬輛,同比增長133%,當時奇瑞計劃2010年銷量要達到100萬輛,出口佔40%。奇瑞如此看重出口,造船勢在必行,而最經濟的方式就是收購造船廠。

當時的蕪湖造船廠造不出滾裝船,直到2018年才造出第一艘用於內陸航運的滾裝船,且只有800個船位。但隨著蕪湖造船廠的產能提升,國產車競爭力也在大幅提升,國產車出口勢不可擋。奇瑞的出口量從2020年的11.4萬輛暴漲到2023年驚人的93.7萬輛,四年時間增長了8倍。海關總署資料顯示,2021年中國汽車出口量為200萬輛,2023年暴增至522萬輛。

儘管中國造船業發展較快,但在海運領域中國企業卻沒有絕對控制權。截至2023年,全球汽車滾裝船數量大約700餘艘,且大部分運力都被美歐日韓企業控制,歸屬中國“船東”的數量不足10%,這也使得中國汽車企業在汽車海洋運輸領域的話語權極低。受中國汽車出口火熱的影響,在全球汽車運輸船的訂單中,中國船東所下的訂單比例已達到21.1%。這些訂單完成後,中國海運話語權會較大提升。

中國船舶業的春天來了

比亞迪等國產品牌汽車的大量出口,帶動了中國船舶業的發展,中國船舶(600150)等相關上市公司的股價也穩中有升。中國船舶在2024年年內股價漲幅達34.4%。中國重工股價年內漲幅也達27%。這樣的漲幅在A股市場已屬難得,可見資本市場對造船業發展的看重。

眾所周知,大型運輸船就是“吞金獸”,17.4萬立方米級大型LNG運輸船的新造船價格為2.615億美元,VLCC的新造船價格為1.29億美元,超大型集裝箱船的新造船價格為2.735億美元。這對造船企業來說又相對“友好”。

中國船舶在經歷黑天鵝事件的淨利潤三連跌後,在2023年止住頹勢。2023年中國船舶營收748.4億元,同比增長25.81%,這是近4年以來的最高增幅。歸母淨利潤29.57億元,同比增長1614.73%,為近7年的最高增幅,此前三年的增幅分別為-84.93%、-30.08%、-19.34%。

中國船舶的淨利率創下新高,2023年毛利率10.57%,同比2022年的7.68%提升了近3個百分點。淨利率3.95%,同樣比2022年的1.47%提升了2.48個百分點。

2024年上半年,中國船舶營收360.2億元,同比提升17.99%。淨利潤14.12億元,同比提升155.31%。依然保持良好增長勢頭。毛利率由2023年上半年的7.44%提升至8.17%,淨利率由2023年同期的1.83%提升至4.06%。

中國重工2023年營收466.9億元,同比提升6%,淨利潤-7.819億元,同比2022年的-22.11億元,同比增長64.64%,虧損明顯收窄。毛利率9.8%,2022年為7.79%。淨利率-1.7%,2022年則為-5.4%,各項資料增長明顯。2024年上半年,中國重工扭虧為盈。營收221億元,同比增長31.05%。淨利潤5.324億元,同比增長177.13%。毛利率由2023年上半年的10.27%提升至12.37%,淨利率也由去年同期的1.07%提升至2.44%。

民營船企興通股份也吃到這波紅利。2023年營收12.37億元,同比增長57.66%;淨利潤2.522億元,同比增長22.28%。2024年上半年,興通股份營收7.721億元,同比增長23.56%;京滬利潤1.803億元,同比增長3.56%。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34.42%提升至36.59%,淨利率由去年同期22.22%提升至23.80%。各項重要財務資料都在提升。

透過中國船舶、中國重工和興通股份等不同性質的船舶企業近年來的財報資料可以發現,中國船舶產業迎來了飛速發展的春天,這和中國汽車出口激增也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目前來看,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勢頭迅猛,出海力度有望進一步提升,出口量的增加,帶動中國船舶業的發展,照此勢頭髮展,中國汽車出口量將穩居全球第一,而中國造船業的市場份額也將鞏固全球第一的地位,兩者形成了有效互補,成為中國經濟產業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中國造船業為比亞迪、奇瑞、長城等車企的海外發展保駕護航,各大車企為中國造船業的發展注入發展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