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 Luck To You!

手机扫一扫

“眼紅”華為要推四摺疊?跟著Meta做AI眼鏡,蘋果的生意不好做了

鳳凰數碼 2024-11-08 01:38:52 5

1

“特斯拉可能比其他公司更適合開發一款新手機,如果蘋果和谷歌開始做一些非常糟糕的事情,比如審查應用程式,或者以一種非常糟糕的方式守門,那麼我想我們會做一款手機。”日前,馬斯克在與喬・羅根對話時說道。

作為全球最能賺錢的手機公司,蘋果在近幾年一直被詬病“擠牙膏”,尤其是在中國市場,更是在經歷著一幫國產手機的圍攻。幾乎沒有變化的外觀,單純效能的迭代提升,如果iPhone未來還是這樣的話,說不準馬斯克真的會下場造手機。而以馬斯克的性格和頭腦,一旦入局,挑戰甚至威脅蘋果的地位,也並不是不可能發生。

從前幾天蘋果釋出的財報資料來看,其在營收上依舊處於上行狀態,此前連續下跌的iPhone也止跌,Mac和iPad產品線也有著不錯的增長。但是,市場的情緒更偏向於對蘋果的未來充滿擔憂。去年,Apple Vision Pro釋出,但今年的發售表現很快就由熱轉冷。就連蘋果自己也已經香投資者發出警告,AI和VR可能不會像iPhone業務那樣有利可圖。

當下的蘋果,需要一個走量的新產品來刺激市場、刺激消費者,Apple Vision Pro很強也很好,但受眾畢竟還是少數。同時,蘋果也需要一個新的理念去啟用外界對於其沉悶的看法。從最近的幾個網上曝光的訊息來看,摺疊iPhone以及AI眼鏡,或許是蘋果正在押的下一個寶。

眼紅華為,蘋果要直接上四摺疊?

“使用者和市場希望看到蘋果在iPhone等產品形態和設計上有真正的革新,而不是一套模具套用多年”,一名產業鏈人士向鈦媒體APP吐槽道。

目前,消費者已經看膩了iPhone的設計,除了配色、邊框以及攝像頭模組,市場希望iPhone能夠有更多的驚喜。摺疊屏,作為一個發展量產5年的品類,目前已經成為非iOS手機陣營在高階市場突圍的利器,市場也都在期待著蘋果摺疊屏的釋出。

Counterpoint預計,到2027年,全球摺疊屏智慧手機出貨量預計將超過1億部。中金公司研究也指出,2022年摺疊屏產品迭代加速,預計2025年全球摺疊屏手機出貨量有望達到8000萬臺。五年時間以來,華為、OPPO、vivo等品牌依靠著摺疊屏不斷突圍高階市場,其中華為的三摺疊屏產品更是將起售價提高到了19999元,這是蘋果都未企及的高度。

2

值得一提的是,統計資料顯示,iOS使用者對摺疊屏手機的興趣比例達到58%,市場上關於蘋果摺疊屏規劃和取消的傳言也一直不斷。在年初,就有訊息稱,基於對摺疊屏耐用性的擔憂,蘋果暫停了可摺疊iPhone的開發。不過,從相關專利上的進展來看,蘋果仍在加速佈局摺疊屏產品。

早前間,美國商標和專利局公示的清單顯示,蘋果獲得了一項關於摺疊屏的相關技術專利,涵蓋了包括iPhone、平板電腦、膝上型電腦等多種產品。透過化學方法制造紋理玻璃的方法,解決摺疊處玻璃破裂問題。並且,能夠有效地處理摺疊屏出現的摺痕問題。

《名利場》在關於Apple Vision Pro的文章中曾透露,在蘋果老園區Infinite Loop的邊緣,有一座不起眼的低層建築,被稱為“馬里亞尼1號”(Mariani 1),裡面是蘋果正在研發的一些暢想中的產品,其中就包括可摺疊iPhone。

還有報道稱,蘋果將Apple Vision Pro團隊的一些核心人員調至摺疊屏專案組,內部高管則透露,將推遲到2026年釋出首款摺疊屏iPhone,會集中採用更多先進技術,預計將比競爭對手的機型更薄、更輕。

不僅如此,在華為推出三摺疊後,有報道稱蘋果正在研發四摺疊屏。根據蘋果公佈的最新資訊,已在美國申請一項名為“具有顯示器與觸控感測器結構的電子裝置”專利,專利代號為“US20240310942 A1”,蘋果並在這份專利文件中,展示該技術應用在三折與四折手機的圖片。

3

在鈦媒體APP看來,雖然華為的三摺疊在iPhone16系列釋出的當天搶了蘋果的風頭,並且無論是在價格上,還是在市場反應上,都達到了一個新高度。但是,四摺疊屏要落地量產應該還要等上較久的時間,技術成熟度是一方面,成本以及良品率更是問題。

某中國頭部屏廠的研發人員對鈦媒體APP表示,“我們公司的三摺疊已經達到了量產的標準,但目前還沒有落地產品,關鍵問題就是沒有裝置商的採購,除了華為,其它的廠商不太會那麼激進,也得考慮自身的品牌定位。”至於四摺疊手機,該研發人員稱,目前市場還沒見到可落地的產品,更多的還是在三摺疊屏的階段。

4

從專利到具體產品落地,是一個較長的過程,目前更為重要的是摺疊iPhone要加速推出。蘋果或許也已經認識到了這一點,現在有進一步訊息稱,蘋果會在明年就釋出摺疊iPhone。可以預見的是,即便是價格更高,屆時也會有大批次的消費者買單,這也是蘋果獨有的品牌吸引力。那時,市場對iPhone的批判吐槽估計也會暫時停止。

MR不成功,這次要跟著Meta做AI眼鏡了

自從蘋果去年推出Apple Vision Pro之後,整個XR市場就處於一個較為興奮的狀態。今年年初,Apple Vision Pro開售後,一度遭到市場的熱搶,給人蘋果MR成了的錯覺。隨著時間的推移,Apple Vision Pro的市場熱度逐漸下去,即便是在業績會上,連庫克本人也並沒有過多談及這個新產品的表現。

Counterpoint Research的資料顯示,Apple Vision Pro今年第二季度的銷量較第一季度下降了80%。同時,相關訊息指出,Apple Vision Pro截至目前的銷量大概為40萬臺,今年全年的銷量估計不會超過50萬臺。

5

如果從Apple Vision Pro的定位以及價格來看,50萬的銷量已經實屬不錯。但是,要成為iPhone之後的下一代爆款,Apple Vision Pro還差很遠。蘋果供應鏈分析師郭明錤透露,蘋果計劃在2025年釋出搭載M5晶片的Vision Pro頭顯更新版,而更便宜的標準版的量產則推遲到2027 年以後。

當下,Vision Pro受限於價格、體驗以及生態,要想大規模銷售還做不到。至於AR眼鏡,有報道稱蘋果也正在研發,但是要達到真正像Vision Pro成熟還有距離,若只做觀影則沒有太大的差異性,也不符合蘋果一貫的調性。而在AI加速應用下,AI眼鏡可能是蘋果瞄準的下一個方向。

目前,AI眼鏡是大模型最容易落地並實現突破的智慧硬體形態,也可以簡單理解為“TWS耳機的眼鏡版本”。更低的成本和售價,以及接近於傳統眼鏡的佩戴體驗,讓其率先火了起來,Ray-Ban Meta眼鏡的預估銷量已經到了200萬副。

在雷鳥創新創始人兼CEO李宏偉看來,在最近一兩年,AI眼鏡的銷量會比AR眼鏡大,並且大很多。XREAL創始人徐馳則表示,AI眼鏡,其本質與當年的智慧音箱類似,技術門檻相對較低,很快將會成為AI平臺入口的爭奪戰,賽道估計很快會很擁擠。

日前,馬克·古爾曼(Mark Gurman)爆料稱,蘋果公司正在探索進軍智慧眼鏡市場。相關知情人士透露,蘋果上週啟動了代號為Atlas的計劃,旨在收集蘋果員工對智慧眼鏡的反饋。據悉,該計劃由蘋果公司硬體工程部門的產品系統質量團隊領導,他們認為測試和開發一款能夠贏得大眾喜愛的產品至關重要。

6

如果從當前市場的現狀來看,AI眼鏡的確是要比AR以及MR更適合鋪量的裝置。多家機構也都表達了對AI眼鏡市場的看好,認為整個市場規模有望在未來幾年內實現爆炸性增長。相關機構指出,2023年全球AI眼鏡市場規模已接近2012年智慧手機市場的規模,預計未來市場會繼續擴張,規模超千億美金,成為繼智慧手機之後的下一個超級硬體市場。

有訊息稱,蘋果的AI眼鏡會整合此前釋出的AI,內建Siri以及配備攝像頭,像Ray-Ban Meta眼鏡一樣,兼顧日常佩戴於AI體驗。憑藉蘋果在產品設計以及生態上的優勢,一旦推出價格相比較MR更為親民的AI眼鏡,不出意外會成為爆品。

只是,蘋果還要加速才行,誰也不知道這股風何時會散去。另外,AI眼鏡市場,傳統眼鏡品牌成了香餑餑,為了更快地鋪設到各個渠道,蘋果還得抓緊找個同等屬性的眼鏡品牌合作才行。

錢不再好賺,蘋果不能再“躺平”了

《三季度iPhone“翻身”收入止跌,AI加身的蘋果又要衝擊“天花板”了》一文中,鈦媒體APP指出,蘋果經過一系列的經營策略調整,加上AI的助力,交出了一份超出華爾街分析師預期的三季度報。

但是,有一點也要認識到,每一次技術變革,都會改變當前的局勢。對於蘋果來說,自己早已不是那個獨秀的科技巨頭,其市值第一的位置也被英偉達再次奪走。

單就AI來說,相比較很多廠商,蘋果的動作上已經慢了一拍,現在雖然已經正式推送,但目前只支援英文,而且並不是全球同步上線。根據目前的安排,Apple Intelligence會在12月在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愛爾蘭和紐西蘭等市場推出本地化版本。明年4月,還將支援中文等語言。

6

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認為,有些人期望iPhone出貨量能在短期內因為Apple Intelligence而有戲劇性的推升,但從消費電子過去20餘年的歷史來看,僅憑軟體或服務的升級就可以顯著推升硬體出貨量的例子非常、非常的罕見。

要想在這波技術浪潮中不掉隊,蘋果在加速提升AI體驗的同時,還要圍繞AI做更多的創新,比如上文提到的AI眼鏡。當然,也有另一種方式,那就是推出新的形態產品,比如摺疊屏,或者將Meta Orion那樣的AR眼鏡落地量產。

總之,錢不再好賺,現在的蘋果不能再“躺平”了,股神巴菲特也在不斷減持蘋果的股票。伯克希爾釋出的報告顯示,第三季度該公司又減持了約25%的蘋果股票。

蘋果自己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在提交的10-K表格中,蘋果指出,新產品、服務和技術可能會取代現有的業務,並可能產生更低的營收和利潤率,或將對公司的業務、運營和財務狀況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未來,在AI的助推下,品牌分化會更加明顯。蘋果的優勢在於使用者基數很大、生態完善,但現在的使用者也更實際,一旦有了更好的選擇,會立馬離開。既要讓使用者滿意,也要賺更多的利潤讓投資人滿意,蘋果未來的生意只會越來越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