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 Luck To You!

手机扫一扫

寶寶樹即將退市!郭廣昌也抱不動“母嬰網際網路第一股”

鳳凰科技 2024-12-06 01:31:32 2

“母嬰網際網路第一股”寶寶樹集團,已確定退市。

12月4日,寶寶樹集團釋出公告稱,已於11月22日收到港交所上市委認定的未能在11月1日復牌截止日復牌,根據規定取消上市地位的函件。公告披露,寶寶樹集團的上市地位將於2024年12月9日上午9時正式取消。事實上,在2023年4月28日後寶寶樹就已經暫停交易,當日收盤0.265港元/股,總市值4.40億港元。

寶寶樹集團是2018年登陸資本市場的,到2023年停牌也就短短五年時間。五年來,寶寶樹集團出現了業績持續虧損、轉型困難和管理層混亂的一系列問題。如今,在人口紅利消退的大背景下,寶寶樹在母嬰行業的洗牌中成為邊緣化的玩家。

與此同時,寶寶樹還在近期捲入了一場輿論風波。創始人王懷南再次創業不順後釋出影片稱,“員工週末不響應工作感到失望和絕望,”並退出了所有員工群還稱要整頓,引發了廣泛熱議。很快,寶寶樹回應所涉公司並非寶寶樹,而是王懷南的新公司米茶公社。

深陷虧損泥潭

在2018年上市前,寶寶樹依靠母嬰社羣吸引了眾多廣告客戶,其業績也一路高歌猛進。從2015年到2018年,寶寶樹營業收入從2.00億元增至7.60億元。

上市即巔峰。上市之後,寶寶樹的業績直接“變臉”。2019年,寶寶樹的營收驟降至3.57億元,2020年至2022年間,營收也只在2、3億元間徘徊。至於營收下滑,市場將其歸因於市場競爭加劇和人口出生率的下降。

營收在萎縮,淨利潤也深陷虧損泥潭。從2015年至2022年的8年間,寶寶樹集團只有在2018年上市年歸母淨利潤收正,為5.26億元。另外的7年時間,寶寶樹集團合計虧損超過39.51億元。單算上市四年間,寶寶樹股份也有超過18億元的歸母淨虧損。

2024年4月,寶寶樹集團釋出了延遲刊發2023年度業績的公告。而截至目前,寶寶樹集團也沒能釋出2023年年報。

值得關注的是,寶寶樹的財務違規問題,也進一步加深了困境。2024年5月底進行的獨立調查發現,寶寶樹集團存在42筆疑似未經授權或不當支付的大筆金額款項。同時,若干人員可能涉及非常規財務操作、挪用資金或佔用資金的嫌疑。

經營不善的背後,寶寶樹的月活數量也出現了不斷下降的趨勢。有資料顯示,從2016年至2022年,寶寶樹的平均月活從1.65億人降至8000萬之下,直接腰斬。「快馬財媒」發現,在各大應用商店裡,寶寶樹孕育App的下載量也低於美柚、親寶寶等競對。

深陷虧損泥潭的業績,也影響了寶寶樹在資本市場的表現。2018年登陸港交所時,寶寶樹的市值高達134億港元,目前僅剩4.40億港元,跌幅高達96%。“母嬰網際網路第一股”的光環早已不再。

高層內鬥不斷

公司業績持續下滑之際,寶寶樹的管理層也陷入了頻繁變動、內部矛盾不斷爆發的局面。作為寶寶樹的創始人和靈魂人物,王懷南自2021年起便逐漸淡出管理團隊,並創立了米茶公社品牌。

王懷南離開後,寶寶樹陷入了混亂局面。2023年4月11日的一則免職公告,掀開了寶寶樹“高層內鬥”的序幕。這份公告官宣了CFO徐翀被免職的訊息。作為自2014年便開始出任寶寶樹執行董事、CFO的高管,徐翀歷經多輪融資及上市,堪稱“元老”級人物。至於為何突然被免職?寶寶樹在公告中提及:公司對徐翀的表現並不滿意,免職符合公司和股東整體的最佳利益。

據財新報道,徐翀得知被免職的訊息後,將自己反鎖在辦公室內,並拒絕交出公司財務章、支票簿,也拒絕更改銀行授權簽字人許可權,不進行任何交接。也有說法稱,徐翀手執長劍,強行進入自己的辦公室並把自己鎖在辦公室整整三天。不過徐翀澄清表示,是復星集團代表當場宣讀完罷免檔案離開後,自己的辦公室門口立即站了十幾名“黑衣人”,自己出不去只能報警,直到三天後來了第四撥警察,徐翀才出了辦公室。

隨後,徐翀和寶寶樹董事會進行商議談判。談判結果不得而知,很快寶寶樹又釋出公告稱,在公司資金充足的情況下,徐翀不合理地暫停支付員工工資,並在本年度期間拒絕及時批准多家供應商的應付款項。在脈脈等社交媒體上,確實有員工爆料寶寶樹拖欠員工3月工資,並質疑“感覺像是高敏和CFO的問題”。彼時,高敏是寶寶樹董事會成員、執行董事兼CEO,CFO則指徐翀。

徐翀為何要在資金充足的情況下停發工資、暫停支付供應商貨款呢?在徐翀被免職後,他向媒體實名舉報寶寶樹的上市造假過程,稱寶寶樹以及復星旗下復星旅文、復宏漢霖等公司,利用“結構單”手段擴大IPO發行規模,涉嫌構成虛假上市。徐翀稱,2018年寶寶樹上市時融資訂單認購量不足,公司數名董事決議用“結構單”的方式解決。徐翀稱有充分確鑿證據,希望能引起港交所等機構的關注。很快,寶寶樹在港交所遭到停牌,並延續至今。

到2023年底,徐翀再度爆料稱復星集團對本人構成現非法限制人身自由、人身威脅及誣告陷害,復星集團揚言干擾司法。寶寶樹欠他的2.1億元人民幣本金也沒能償還。寶寶樹則釋出嚴正宣告,“諸多與事實背離的惡意指控,深感遺憾和憤慨”。截至目前,此事仍未明確解決。

徐翀和寶寶樹公開“撕破臉”,一定程度上對映出寶寶樹背後大股東復星在投資管理方面的尷尬困境。 復星最早於2016年領投了寶寶樹30億元的融資,參投方包括好未來、經緯創投等機構。

寶寶樹上市後,復星又多次增持寶寶樹。 在2019年,復星國際以4500萬港元的價格,從聯合創始人邵亦波的口袋中拿下2000萬股。 交易完成後,復星國際持股達到24.67%,超過王懷南成為寶寶樹最大的股東。 不過,彼時的寶寶樹,已經出現了股價、業績慘淡的跡象,也傳出了創始人退場的傳聞。

談及投資寶寶樹,復星國際董事長郭廣昌公開表示,母親在她的能力範圍之內,首先想到的肯定不是買最便宜的東西給孩子,而是首先要保證質量和安全,因此所有的零售產品中,“最不價格敏感的”是母親買給孩子的東西。

同時,郭廣昌還稱和寶寶樹的合作盤活了復星旗下的大量資源,達到了雙贏的效果。 但站在當下,這一筆戰略投資難言“雙贏”。

近日,寶寶樹創始人王懷南在社交媒體釋出影片吐槽自家員工週末不回訊息的事,又“誤傷”了寶寶樹。 #員工週末不響應工作老闆退群裁員#的詞條也登上了微博熱搜,閱讀量3000萬。

事後,寶寶樹回應王懷南已經不參與公司日常經營活動,其創業專案是米茶公社品牌,寶寶樹和米茶公社均無直接或間接關係。王懷南也澄清稱,“雖然是寶寶樹創始人,但不參與運營好幾年了。”

轉型受阻

最早,寶寶樹主要聚焦於女性備孕直至孩子三歲左右的整個孕育過程。但近年來,伴隨出生人口逐年下降,加之母嬰行業消費者週期較短,寶寶樹開始拉長消費者生命週期,覆蓋母嬰源頭人群、泛母嬰人群等。

向內看,寶寶樹業績持續下滑,內部高管的變動更迭頻繁之際,寶寶樹也在想辦法。

事實上,寶寶樹動作也不少。如從“孕媽”服務延伸到嬰兒期、兒童期,佈局早教、健康諮詢服務、知識付費等,試圖打造母嬰生態。

寶寶樹董事會聯席主席高敏曾公開表示,“流量變現的天花板出現了,所以我們想跳出原有的流量邏輯,去重新看這盤生意。”

寶寶樹盯上了分齡營養專案。2022年,寶寶樹啟動新C2M業務,2023年10月,寶寶樹在北京正式釋出Genius Key兒童分齡營養計劃,同步推出1+、4+、7+和9+四段兒童分齡營養包。11月23日,相關晶片才開始在全渠道開售。

但近期,寶寶樹又毫無徵兆地叫停了分齡營養計劃。叫停之後,寶寶樹要處理一系列專案終止的疑難問題,之前的投入也意味著付諸東流。

值得關注的是,寶寶樹對於經銷商的庫存坐視不管,反倒率先開啟低價清倉甩賣自己的庫存。原先經銷商們拿貨價超過60元的酵母粉(含鋅)凝膠,寶寶樹自己小程式直接出貨價只要16元左右。寶寶樹此舉無異於砸自家招牌,不僅傷了經銷商,還損失了前期投入,得不償失。

除了傷害經銷商外,寶寶樹孕育App還多次被曝出注冊應用後頻繁收到涉黃簡訊的事兒。不過,很快寶寶樹便釋出宣告撇清關係。另外,在工信部開展的APP侵害使用者權益整治活動中,寶寶樹也被查出存在“App強制、頻繁、過度索取許可權”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