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 Luck To You!

手机扫一扫

揭秘藝術品交易:看不見的金錢流向何處?

鳳凰科技 2024-11-02 01:33:54 5

©️深響原創 · 作者|吳鴻鍵

“十年前,我到一位國內著名文化藝術人士家裡,他帶我參觀他的收藏,都是一些動輒500萬、1000萬買的寫實畫派油畫。這些作品大概在三四年前就已經跌掉了三分之二。最近,這其中95%的作品拍賣行可能都不收了。”

“我有一個理論,藝術史是由頂級藝術家和頂級收藏家共同書寫的。”

“如果不解說,很多人看拍賣就是聽數字。‘800萬、820萬、850萬,有沒有人再加價,沒有我落槌了’。你聽這個有什麼意義?”

以上片段,來自「深響」近期和獨立藝術廠牌600分鐘收藏諮詢事務所(600 Minutes)創始人齊超的對話。2022年以來,600分鐘收藏諮詢事務所因“出售藏家時間”、“拍賣解說”、“藏家峰會”、“無實體畫廊拿下博覽會展位”等創新實踐受到行業關注。而在創業之前,齊超長期擔任《時尚芭莎》藝術版塊總經理兼新媒體主編,是行業深度觀察者和參與者。

2022年,“先鋒創見:保羅·艾倫珍藏”專場拍賣於佳士得紐約舉辦,齊超做了中國第一場藝術品拍賣解說。

這些履歷,意味著齊超擁有足夠“第三方”的視角、緊貼一線的行業實踐和創新落地思考。

藝術品收藏市場有很多面——它像資本市場,見證著金錢的流動,但又比股票交易市場更“朦朧”;它有著繁多的品類,中國傳統藝術、西方藝術、當代藝術乃至紅酒、腕錶、珠寶等品類,讓人眼花繚亂。行業的風潮變幻造就著“翻倍神話”或“慘痛虧損”。當然,大眾更熟悉的是拍賣會上的叫價和落槌,以及諸如“洗錢”等似是而非的傳說。

但事實上,藝術品收藏市場和經濟發展息息相關,有可把握的脈絡。人們可以透過藏家的變化、錢的流動感受時代脈搏,也可以在行業喜好的變遷、藝術家和藏家的互動以及一系列交易中,理解新的“藝術史”是如何被塑造的。

1993年,中國有了第一家綜合性拍賣公司(中國嘉德),藝術品收藏市場在經濟增長大潮中快速發展。曾經,地產行業的企業家是主力藏家,他們買過不少“大貨”,也創造過各種天價成交紀錄。但隨著房地產潮水的退去,他們出手變少,或者選擇釋出變現。接替他們的,是網際網路、生物醫藥、能源領域乃至“幣圈”的新貴,以及千禧一代的年輕藏家。

人在變,市場也在變。齊超告訴「深響」,近年來藝術品收藏市場呈現出藏家年輕化、藝術資產化、審美單一化、心態起伏化等特點。

這些特點是相互作用的。藏家看重資產回報,自然會對拍賣數字格外敏感。此時,社交媒體上“流拍”訊息的加速傳播,則會放大市場焦慮,促使藏家不再出手或乾脆拋售,讓壞訊息成為“自我實現的預言”。

在齊超看來,最近一年似乎藝術圈的社交媒體上每天全是負面新聞的狀態,並不利於行業發展。相比關注市場波動,他更在意的是能否在藝術行業做一些“有趣、有意義、且從來沒人做過的事”。

目前,600 Minutes做過的專案都符合他的描述——出售藏家時間,藝術品顧問的專業性和時間成本得到了應有的重視;像解說體育賽事一樣解說拍賣會,“拍賣”有了新的傳播可能性;以“觀念畫廊”形式參與博覽會,一個連線各方的創新業態由此誕生……

談及接下來還會做什麼,齊超表示他在籌備電影專案,未來還可能探索餐飲行業以及新消費領域。外界很難從600 Minutes找到那些常見商業公司的痕跡。它所做的專案非標、難以複製且具有獨創性。用齊超的話來說,600 Minutes有很強的實驗性,創辦公司實際上是藝術創作的過程,是和更多人一起“造夢”的過程。

“藝術家用作品影響行業發展,我也在用600 Minutes影響行業發展,試圖改變畫廊的業態、博覽會的呈現、拍賣行的拍賣呈現。這是我介入藝術行業的方式,用藝術商業去介入。”

無論你是藝術品收藏市場的參與者,還是正在入行的藏家,又或者只是想掙脫沉悶和傳統,瞭解一些有趣新穎的商業實踐。齊超的分享,都能帶來啟發。

以下為「深響」整理後的對話實錄:

關於人的變化、

錢的流動和行業新趨勢

深響:國內的藝術品藏家,主要都來自哪些人群?

齊超:我把國內的當代藝術收藏人群分成三類:高淨值人群、專業藏家以及企業或機構收藏。

高淨值人群分為自己賺錢自己花的企業家,和不花自己錢但有資金進行收藏的人,如企業家的配偶、下一代等。疫情後新入場的藏家,有30%甚至以上都是千禧一代的新藏家,多為90後。他們大多有海外留學背景,但由於父母年富力強,他們其中大多還沒接手家族企業,或者說起碼在家族中沒有決策權。所以他們可動用的收藏資金也有限,平均來講,每年500萬左右就算比較多的了。太太的話,有些實力就會更強一些,畢竟有一部分太太是掌握家庭財政大權的。

第二類是那種以藏養藏的專業級收藏家,他們靠眼光和對市場的敏銳度,透過買賣交易來維持收藏及生活。另外,這部分裡還包括拍賣行從業者、畫廊從業者、專業dealer等,他們也會收藏,因為近水樓臺,能夠掌握一些藝術行業外的人難以獲得的資訊。

第三類就是企業和機構收藏,比如城市景觀雕塑,埋單的是政府文化部門;另外還有企業的辦公寫字樓陳設、酒店裝飾、公立私立美術館的收藏等。

深響:這些年,三類藏家的構成有哪些變化嗎?

齊超:藝術品市場的發展和經濟發展極為相關。以前地產老闆買過很多大貨,創造了很多天價交易記錄。近些年,地產沒那麼好了,這類老闆可能就不買了,或者轉向賣。新入場的高淨值人群裡,太太和二代挺多的。老闆則不是同一批老闆了,換成了網際網路、生物醫藥領域、能源領域甚至是幣圈的新貴。

專業藏家一直以來變化不大。企業和機構收藏這塊,前幾年各級城市的情況是比較好的,因為一二線城市乃至三四線城市都有文化藝術方面的專項資金,他們需要做一些城市景觀雕塑或給公園、廣場等做相應的配套等等。至於企業收藏,像酒店這一類的落成配套,則是在2018年之前比較多。

深響:藏家喜好有變化嗎?他們的偏好會如何影響市場?

齊超:變化很大。十年前,我曾去到一位國內著名文化藝術人士家裡,他帶我參觀他的收藏,都是一些動輒500萬、1000萬買的寫實畫派油畫。這些作品大概在三四年前,就已經跌掉了三分之二吧,最近可能這其中95%的作品拍賣行都不收了,可謂損失慘重。

那藏家們去看什麼了呢?看抽象藝術、觀念藝術、西方藝術去了。我有一個理論,藝術史是由頂級藝術家和頂級收藏家共同書寫的。藝術家的創作影響時代審美,藏家反過來用資本投票選擇他們認可的藝術品,作品被“投票”了,意味著有人認可以及有市場,那麼創作者就可以繼續“生產”。

我一直認為,藏家是有一點點對於美學審美髮展的責任的,因為你的購買行為確實能多多少少左右當下審美的走向。但也許很多收藏者並不同意我的觀點,會覺得錢是我的,我就買我喜歡的和能讓我開心的。但問題是,你如果買的是“垃圾”,那麼劣幣就有可能驅除良幣。

但一定又會有人問,憑什麼你說一些作品是垃圾就是垃圾?那問題就又複雜了,我只能借用好朋友馮唐的觀點,藝術也是有一條金線的。這東西它絕對有標準。

深響:說到投資損失,藏家在市場中是否總是要追逐潮流?還是說其實有一套更穩定的評估體系?

齊超:藝術收藏或者藝術審美的潮流,我覺得跟時尚領域差不多。每一兩年、三五年都會有變化。

有一陣子中國當代的藏家熱衷於買裝置、雕塑,因為這會顯得你很學術,很與眾不同,審美很高階。這一陣過了,大家又會迴歸到所謂“看得懂的東西”。這幾年大家看畫比較多,有一段時間流行比較具象的、色彩豐富的作品。為什麼是這些東西?因為看得懂。很多新入場的藏家,他沒有那麼深厚的藝術史知識,所以必然先選看得懂的。再比如前兩三年,大家喜歡看一些好看的東西。因為你焦慮、痛苦的時候,不會希望家裡再掛一張黑黑的作品。

深響:還是很反映時代情緒的。

齊超:對。它可能沒有那麼緊密地反映時代情緒,會落後一點點。潮流這個東西,當它風光不再的時候,大家會反思,究竟什麼樣的藝術是好藝術?這時候大家又會去找那些比較穩定的大師之作。

今年上半年開始,西方的大型藝博會又開始帶一些老大師的作品了。雖然大家知道經典作品買了之後未必能有很多倍的回報,但起碼會覺得它是一個穩定的資產。

深響:聽上去跟股票市場很相似,短期炒各種概念,但最後還是會回到某一套穩定的體系裡去。

齊超:對,任何行業都有一個恆定價值。就像炒茅臺、紅酒,但最後還是會歸到說“你喝不喝”的問題。你只要喝,這東西就得好喝,所以最後你還是會去選真好喝的酒。只要真的好喝,我相信它再跌也不會跌到0,但是那些所謂概念的東西,最後真有可能跌到0。

深響:另一個問題,藏家喜好變化背後的推動力是什麼?是什麼變數在影響藏家的想法?

齊超:這個是多方互相影響的結果。美術館館長、策展人、畫廊老闆有什麼樣的審美,決定了他去做什麼樣的展覽,藏家看到了會受到影響和購買。購買行為反過來又會左右畫廊和美術館的選擇。藝術家也會影響市場,比如說這個藝術家之前的作品很好,市場很接受,學術界很認可。但有理想的藝術家需要不斷推翻自己,那麼他可能放棄先前的風格,去創造新的系列,新的作品又會改變市場。

深響:您提到“藝術史是頂級藝術家和頂級收藏家共同書寫的”,這其中有沒有一些標誌性事件?

齊超:我們都知道印象派、立體主義,這些流派的興起是頂級的藝術品商人(保羅·杜朗-盧埃爾是最早支援印象派藝術家的商人,對莫奈、雷諾阿等人的作品進行了大量投資和推廣;康維勒是立體主義早期的重要支持者,與畢加索、布拉克等藝術家有密切合作關係。)推動的。

今天再看安迪·沃霍爾當年的作品,你會覺得,“哇,他當時就能拍攝這樣的實驗電影”。好藝術家永遠最超前,但最超前的東西在當時不一定能被大眾接受。如果有頂級藏家為這樣的作品埋單,他就能推動某個藝術版塊的發展。所以頂級藝術家和頂級收藏家缺一不可。

深響:具體到中國,這樣有號召力的人物有誰?

齊超:比如上海龍美術館的創始人劉益謙和王薇夫婦。他們應該是國內在當代藝術領域最有話語權的收藏家之一,也可能是資金量投入量最大的。劉益謙收藏書畫、古董,王薇收藏中西方的當代藝術。兩個人各有興趣,且審美都不錯。他們不斷在龍美術館做展覽,這種推動非常重要。

深響:近年的藝術品收藏市場呈現出哪些變化?這些變化都有哪些具體表現?

齊超:藏家年輕化。根據佳士得、蘇富比公佈的競拍資料顯示,疫情以來,起碼有三成以上的買家是千禧一代和Z世代,而新買家中約一半都是千禧一代。

藝術資產化,越來越多藏家關注架上繪畫,以及收藏的作品絕大比例是繪畫。你去看798畫廊的展覽,現在全年裡大多數都是繪畫展,裝置、影像變得極少。而藝術資產化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審美單一化,比如香港拍賣市場,你幾乎很難再看到裝置、攝影、影像等媒介的作品,連雕塑都在變少。我相信很多藏家連一件攝影或者影像都沒買過。

最後就是心態起伏化,社交媒體的興起讓很多從業者包括藏家的心態都變得很不好,資訊的便捷與所謂的“專業評論”越來越讓大家變得焦慮不安。

藝術收藏變得愈發講求資產回報,大家對拍賣數字越來越敏感。自媒體上,一些人會把藝術家的某件作品流拍拔到很高的高度。其實畢加索也經常流拍,流拍不是一件特別影響藝術價值的事情。但是流量時代,你說成交,沒人關注,你說流拍了、崩盤了,很多人會關注。這會形成一種新的資訊繭房,似乎流拍了一件作品這個藝術家就不行了。然後一些藏家就慌了,想出手、想拋貨。每天全是大新聞,還是負面的,這無益於行業發展。

深響:市場品類這麼多,哪些因素會影響品類的熱度?

齊超:當代藝術、古董、紅酒、腕錶、珠寶等等,如今都具備了強烈的投資屬性,甚至成為了高淨值人群資產配置的一部分。一些富豪的家辦方案中,這些都是必須被納入其中的投資方向。

這幾年,全球資產都很恐慌,部分富人沒有安全感,導致當代藝術、紅酒、腕錶等資產的快速增值。過去50年,這類資產的大幅度增值和地產、能源、網際網路和數字貨幣的興起所吻合。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買藝術品的主力是歐美的地產大亨、能源大王。中國大概是2006年到2017年左右,歐美從上世紀90年代到2010年左右,網際網路、投資領域造就了一批財富新貴,他們身價漲得太快了,一部分錢必然流向收藏領域。

當然這期間還穿插了一些小插曲,比如2010年左右,有三五年,俄羅斯、烏克蘭以及中東等國的石油寡頭攜鉅額資金瘋狂進入全球收藏領域一段時間。我記得蘇富比的一個著名拍賣官曾講過,他那個時候站在拍賣臺上只要看到倆俄羅斯寡頭同時出現,這場拍賣就穩了,因為他們會不計成本地競爭出價。什麼是最美妙的時刻?就是倆寡頭一同坐在臺下的時刻。

疫情後,數字貨幣的暴漲造就了鉅額財富。比如生活在新加坡的某數字貨幣創始人,就在疫情期間的2021年底花7800多萬美元購買了賈科梅蒂的雕塑,而且當年春天,他還花了約兩億購買了畢加索、安迪·沃霍爾等大師的作品。在我看來,新興領域崛起所帶來的財富暴漲是推動藝術品升值的一大增長點。同時,古董方面就是稀缺性,真東西、好作品越來越少,也會推動頂級作品的價格增長。

關於600分鐘收藏諮詢事務所和創業思考

深響:600 Minutes的業務框架是什麼樣的?公司在做的事情和意圖是什麼樣的?

齊超:我先介紹一下600分鐘收藏諮詢事務所的緣起。兩年多以前,大家都很焦慮,我想做一些特別有趣、好玩的事,而且能夠在短期內實現。

我有個較為“偏激”的觀點:藝術史是由頂級藝術家和頂級收藏家共同推動的,並且對藝博會這個系統而言,收藏家應該是最最重要的因素。所以,我就想邀請中國當代藝術領域的5位優秀收藏者,每人在博覽會期間現場承接120分鐘的諮詢服務,買家可以以10分鐘為單位購買他們的時間。

當時我打電話給合作的5位藏家,和每個人的通話都不到5分鐘,簡單敘述完,他們就說“很好玩,全力配合,聽你安排”。我覺得藝術行業的有趣之處就在於,有一些非常有情懷或有趣的靈魂,願意跟你一起“做夢”。而且我還明確告訴了他們,這件事咱們都不賺錢,但它很有意義以及很好玩,大家就願意參與。

長期以來,藝術品顧問的專業性、時間成本和努力並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在我提出這個專案後,他們的付出和價值被更多人看到,從而讓大家意識到,應該為專業的藝術收藏顧問去付費。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

這就是600 Minutes的誕生,到現在兩年多時間,我們除了做這種有趣的藝術實驗專案,還會做收藏家峰會、組織策展型拍賣專場以及以觀念畫廊的身份參加藝博會等等。之所以不斷去做創新型專案,一個是希望深入探索各細分市場門類的可能性,另一個就是希望透過這些有趣的專案讓更多使用者瞭解到600分鐘收藏諮詢事務所是可以陪你一起造夢一起玩的。一邊做很酷的事,一邊賺錢,我喜歡這種工作方式。

深響:行業目前對公司做的事有什麼反饋?

齊超:很多語言上的反饋都特別好,我更願意把它當作同行間的客套和鼓勵。一些客觀的資料比較有說服力。

比如「拍賣解說」這個專案,當時是早晨8點開始的,藝術圈很少人起這麼早,更何況只是為了看一場紐約的拍賣。但當時線上觀看人數超過3萬,藝術圈一共才多少從業者。特別難得的是,至少有幾千位藏家以及藝術從業者都連續觀看了一小時以上,這在直播界應該都算很好的,很多直播你點進去看兩分鐘就退出了。

600 Minutes策劃的幾場藏家峰會,也是每場都有不少於四五萬人次觀看。還有,600 Minutes是國內第一家以觀念畫廊的身份參加ART021香港藝博會的。11月,我們也會在西岸、ART021都有展位參展。

有趣的事情是收到了很多想和我一起開畫廊的邀約,有邀請我入股的,有送我股份的,也有要投資直接給我開一間畫廊的。總之,能看到很多朋友們的熱情以及很多想進入藝術行業的人群。

深響:做沒有人做過的事情,得到很好的反饋,是不是說明藝術品收藏領域還有很多空間值得去最佳化或者挖掘的?

齊超:是的。比如說拍賣解說這件事,過往包括現在,我做完了其實也沒有其他人跟著做。因為你要準備所有拍品的資料,要真懂真有積累,還要像體育解說一樣把它講出來。這個事確實是比較難,但我想做的話每一場都能做好,一是我有藝術史積澱,另一個是我從小看了特別多體育比賽。

如果不解說,很多人看拍賣就是聽數字。“800萬、820萬、850萬,有沒有人再加價,沒有我落槌了”,哐,落槌了。

對於大眾來講,你聽這個有什麼意義呢?但對於專業人士是有意義的。比如我去現場,我能看到是誰舉的,是哪個電話的委託去舉的,能大概知道背後也許是誰。

專業人士看拍賣,他看的角度是不同的,比如場上與場下有沒有人去競爭?有幾個電話?假如有10個電話進來,你就知道這件東西是很搶手的。等到五年以後,如果這件東西再出來,你也會比較有信心,因為當年就有很多人在搶。

這些東西,如果沒人去講,觀眾只看手機上的直播,其實什麼都看不出來。解說就是一個最佳化,未來我覺得每家拍賣行都可以試著引入解說形式,聘請專業的“解說員”來講。

再就是我做的其他事情。以前一定是你有實體的畫廊,才能申請參加博覽會。但我用“觀念畫廊”就申請到了展位,因為我提供了創新的參展方式以及不錯的參展方案,他們知道我以前和現在在做什麼,知道我做專案的質量,甚至可以給博覽會加分。

而且我在做這個專案時把藝術市場的界限打通了。別的畫廊參加博覽會只能帶自己代理的藝術家作品,我可以找藝術家、畫廊、藏家、拍賣行跟我合作,相當於我是各方的交匯點,跟誰都不衝突,是合作共贏的關係。

深響:其實我之前看材料的時候,會覺得600 Minutes有點難理解。能否理解為,咱們在一個相對穩定的行業裡做了一個連線著各方的創新業態,然後輸出的是創意和策劃類的能力。這麼說準確嗎?

齊超:對,我覺得是一個創意供應商和資源整合樞紐。

深響:您自己找一個詞給公司下定義的話,會用什麼樣的詞?

齊超:我覺得是“獨立藝術廠牌”。我會輸出展覽,也會去做策展,或者和拍賣行一起做策展型拍賣專場。我們會輸出一整套的策劃方案,裡面包含了創意和推廣,徵集、招商、營銷以及銷售等等一系列工作。

今年11月,西岸和ART021兩個博覽會我們都有展位參加。每個博覽會都會有不同策劃,我會根據那幾個月的市場行情或我那段時間的思考來做組合。每個專案都是非標的,之前沒有人做過,有極強的創意和策劃性。

深響:聽上去這些專案非常依賴您的個人能力。但公司運作可能會需要有個可複用的機制,讓更多人能做起來。很好奇公司內部目前是什麼情況?

齊超:公司現在除了我還有3位夥伴,我們也在尋找新的合作者。

其實我也傾向於不同專案找不同人合作。因為藝術行業人才很多,每個人擅長的事情不太一樣。當然,如果說品牌擴張到幾十個人,把事情都交給員工去做,也許是能做大業務規模的,但眼下我還是更想多做嘗試。

明年我做的專案也許又會和餐飲有關,跟新消費有關。以往的藝術餐廳都太高大上了,有沒有可能這個餐廳品牌平價又好吃,但又跟藝術有關。探索這些方向是我非常感興趣的。

我特別不想把600 Minutes侷限為一家畫廊,或者一年做多少場拍賣。600 Minutes在我看來有很強的實驗性。在純商業機構,你不可能說我開個證券公司是實驗性的。但在藝術領域,我可以把很多商業模式變成實驗,任何一個專案都是測試和探索,然後我再去做創新或升級,最後達到我想要的狀態。

深響:實驗這個詞很準確,或者說公司本身就是一個作品。

齊超:對,我有點把公司當作藝術創作來做。一個藝術家創作抽象作品的時候,其實他有時候不太知道下一筆會是怎樣的。他會根據過往經驗去做即時反應,最後形成一件作品。

600 Minutes這個品牌也一樣,我不斷地讓它去發展、變化,它本身就是一件作品。藝術家用作品影響行業發展,我也在用600 Minutes影響行業發展,試圖改變畫廊的業態、博覽會的呈現、拍賣行的拍賣呈現。這是我介入藝術行業的方式,用藝術商業去介入。

深響:600 Minutes創立的時間很微妙,您提到當時的動機是想“解決無聊”。回過頭來,這是一個好的創業時間點嗎?為什麼?

齊超:我覺得這是一個太好的時間點了。坦白講,我們不是獨角獸企業,無法獲得全民關注;我們也不是面向C端,本質上還是文化藝術精英階層的事。當時正值大家最焦慮、最無聊的時期,有趣的、有話題性的專案最能讓大家迅速關注並記在心中,從效果上看也的確如此。當代藝術行業對600分鐘收藏諮詢事務所還是挺認可的,我敢說到現在我們沒做過一個拿不出手的專案。

每個知道我要籌備電影專案的朋友都會問我,最近電影市場不好,你為何要做這個。我覺得市場好不好,從來不影響我選擇做不做一件事。如果市場火爆,那些投資人、導演、大牌演員會願意且有時間聽我談專案嗎?市場不好,大家花錢越來越謹慎,才會促使每個人認真地對待每一個專案。張藝謀導演最近都感慨好劇本太少,那我反倒覺得機會來了。

熱錢時代,沒人有空聽你講話,現在大家反而會靜下心來認真討論一下你的構想,甚至為你出謀劃策。再不好的時代都有人成、事成,有挑戰,做事才更有動力。

入門級藏家,

應該知道些什麼

深響:入門級藏家面臨的痛點都有哪些?他們可以透過哪些手段去解決痛點?

齊超:在藝術行業,各類藏家都有痛點。入門級藏家主要面臨三大困惑:一是不知道該如何進入這個領域;二是進入到了這個領域應該如何選擇(畫廊、拍賣行、dealer等);三是不知道當代藝術作品到底在幹嘛。

比如第一個困惑,觀眾在798逛,很多人是不敢問價格的,覺得藝術高高在上。我給的解決方案是大膽去問,不要害怕自己問的問題很幼稚,其實畫廊從業者還是挺喜歡幫大家解答的。無論逛畫廊還是拍賣行,有問題就找工作人員大膽去問,如果對方態度不佳或者不給你解答,那大機率是這個人的人品有問題。

第二個困惑就比較難解決了,一個想要收藏作品的小白要找誰諮詢,他應該相信誰?這有點像股票分析師,你身邊有沒有最靠譜的?他沒錯過?每次都能讓你賺到錢?我相信沒有。藝術行業同樣如此,魚龍混雜,偽專業人士成群。你能做到的只能是兼聽則明,而藝術行業不同人給你的專業建議一定也是大相徑庭的,這裡面或是專業素養不夠或是摻雜了很多的利益糾葛,那藏家自己就必須同時要去學習,一邊學習一邊買。買很重要,必須下手買,但一開始可以慢一點,從大師的小作品開始。不學習等於沒學過游泳,學習了但是不下手買等於站在岸邊看別人遊,總之你都無法體會到游泳的感覺。

第三個困惑就是當代藝術的門檻了,當代藝術確實有門檻,尤其是如果去到西方的大型美術館或機構,比如MoMA、泰特、蓬皮杜之類,你會發現很多看不懂的藝術品,甚至有些作品會引起你的巨大疑惑甚至不適。那這個時候,千萬不要排斥或者或者嗤之以鼻,因為這些藝術品背後的收藏者可能就是你耳熟能詳的那些超級富豪、企業家,他們都能為之埋單,你有什麼不能睡前看看這類書和文章學習學習呢?不斷學習,真的很重要。

深響:藝術品品類繁多,在評估不同的作品和品類時,採用的方法是否有不同?

齊超:有相同也有不同,但整體上大同小異。比如你現在在拍賣行想購買一件卡地亞、寶格麗的高階珠寶,你肯定會先問問品牌銷售,這件珠寶當年大概賣多少錢;然後再問問二手珠寶商報價多少;如果是曾經上拍過的經典款,你還能查一下拍賣資料,歷史上這件都拍過什麼價格,最近兩年又是什麼價格,這一系列調研下來,心裡就有數了。紅酒、腕錶、當代藝術等其實也都類似。

深響:具體而言,如何錨定一件藝術品的價格?(類比資本市場,我們可以用某些財務指標來大致評估公司估值是否合理,藝術品收藏行業是否也有類似的指標或評估框架)

齊超:我拿自己看的比較多的兩個領域:書畫和當代藝術舉例。書畫和古董想錨定價格,你要先判別真偽,不談真偽而談價格就是耍流氓。所有古代作品,無一例外,先看真偽。真的有一套價格系統,偽作呢,有可能一文不值,但也有可能價值不菲。一幅宋畫,即便鑑定它的到代到不了宋,只能到元,但如果你真能確定是元代的仿作,那它可能都很值錢,畢竟元代繪畫流傳下來的也不多,何況這幅作品後面也許還有一大串明代、清代大畫家、大鑒賞家的收藏章和題跋。當然,這就屬於中國古代書畫的特殊性了,並不能代表整個行業的判別標準。

當代藝術作品,我們基本有兩套參考系統:一是畫廊價格,所謂的一級市場。畫廊會根據藝術家的年齡、求學背景、作品面貌、過往展覽履歷等來定一個價格,橫向縱向都能有中外藝術家作為參考座標。二是拍賣價格,也就是二級市場。拍賣行上拍某藝術家作品,根據一級市場價格以及過往拍賣資料給到一個當前綜合評判下的估價,競買者依據理性判斷或感性喜愛來競標,最後形成一個新的作品價格。

深響:藝術品收藏市場的交易渠道很豐富,如何理解不同渠道的價值?

齊超:簡單來說,拍賣是創造驚喜和意外的地方,你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收藏者和令人驚喜的價格。畫廊就是你收藏某位藝術家的開端,尤其對於剛剛起步的藝術家,你購買的時候可能是五萬元,但多少年後,你把作品送到拍賣行,也許會變成一百萬、一千萬。博覽會是各類畫廊的展銷聚集場所,在這買和在畫廊買差別不大,但博覽會是一個大型集合平臺,有利於畫廊去結交新客戶。私恰的好處是隱蔽性高,拍賣行如果作品流拍會留下記錄,影響未來再次上拍,但私恰就有效解決這個風險,以及一定程度上保護客人隱私。但劣勢是很難創造價格奇蹟。

不同藏家就看自身需求就好,買“原始股”就去畫廊,想去看“大盤”就去博覽會,想創造奇蹟就去拍賣行,想穩妥些就考慮私恰。

深響:大眾,或者說站在門外的人,容易對藝術品收藏有哪些誤解?

齊超:舉兩個例子吧。誤解之一是一有所謂的天價拍品出現,網友就說是洗錢。我不太知道大家對洗錢這個事兒到底有多瞭解,其實在拍賣行買賣作品成本蠻高的。比如你現在在香港、倫敦、紐約佳士得買藝術品,佣金是26%,如果某件作品以100萬落槌,你買到手是126萬,賣家平均下來多少也要給拍賣行再付個10%的佣金,他拿到手才90萬,也就是說買家126萬買的,賣家實得才90萬。

問題是像佳士得、蘇富比這種西方大拍行,你還要真有一件靠譜的作品作為交易媒介,不是什麼東西都能送拍,他們對作品有比較嚴格的篩選。所以你看,這錢可不好洗。

其實真實的藝術收藏者既沒有大眾所想的那麼多,也沒有藝術行業所認為的那麼少。當代藝術收藏領域一直是一個增量行業,雖然數字沒法跟奢侈品比,但的確逐年增長。

誤解之二是很多高淨值人士覺得在自己事業中獲得了成功,似乎在藝術收藏領域同樣可以複製。包括對於藝術的理解、認識,對作品的選擇,和自己審美的判斷,都非常自信。這一點我們這麼多年看得太多了,會覺得很遺憾。收藏領域,各種人物沉浮起落,全是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樓塌了。

這行跟郭德綱所說的相聲領域類似,都是表面看門檻低,其實你進去了才發現門檻挺高的。你要學習的東西非常多,藝術史要看,大量作品要看,你還要上手買,甚至還得買錯交學費。我一直覺得,收藏的“第一口奶”很重要,就是你進入這個領域跟的第一個老師或者顧問或者朋友,第一口奶決定了你在開始收藏的初級階段會踩多大坑,甚至會決定你未來能走多遠。請一定慎重篩選顧問和藏友,因為來往皆為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