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 Luck To You!

手机扫一扫

三天兩夜,我見到了萬億常州的live動圖

鳳凰科技 2024-10-29 01:33:11 6

10月,一艘名為“常州號”的汽車滾裝運輸船在煙臺下水。它是比亞迪自建船隊的一員,未來將遠渡重洋,將中國新能源車帶給世界各地的消費者。

比亞迪用常州來命名貨船不難理解。這座近年來聲名鵲起的新能源之都,是比亞迪海外版ATTO 3的主產區。

但它或許還有另一番小心思。在產業界,常州已經從一個地理名詞,變成了帶來好運的Magic Word——它似乎具備一種“化腐朽為神奇”的魔力。

過去,這座致力於成為長三角中軸樞紐的美麗城市,一度被認為缺少發展的勢能——夾在南京都市圈和上海都市圈之間,卻又兩者都不挨著。

但如今,它的GDP總量已經邁過萬億,是世界上產業體系最全的城市之一,全球許多城市都希望與常州建立聯絡,從而獲得經濟上的發展。

不過更為人津津樂道的是理想汽車。

坊間傳言,8年前,理想創始人李想來到常州時,身上只有3張PPT。8年後,理想成為了唯一一家盈利的造車新勢力,並在近期交付了第一百萬輛車。

為什麼“奇蹟”總髮生在常州?

最近,財經無忌受邀調研了這座在新質生產力浪潮中屢屢讓人驚豔的城市。

在三天兩夜的走訪中,我們見識到了萬億常州的live動圖,最終發現,它確實受幸運女神眷顧,但就像那句老話:

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

在常州,似乎無論多糟糕的開局,最終都會有一個圓滿的結尾。

3年前,常州企業格力博遇到了一些麻煩。它是一家生產割草機的公司,一度拿下美國新能源園林機械市場佔有率排名前三,幾乎全部收入都來自海外。

疫情發生後,因為需求萎縮和全球物流受阻,它與主要客戶Lowe’s之間的貿易往來在2021年上半年縮水了接近30%。誰也不知道這會不會只是一個開始。

對格力博來說,這確實是一個棘手的問題,即便有心開闢國內的銷售渠道,中國人也沒有購買割草機打理院子的習慣,如果貿然開發新產品,滯銷給企業造成的損失可能反而更大。

幸運的是,這個橫跨大洋的故事發生在常州,於是迎來了峰迴路轉的發展。

同年,常州鐘樓區成立了一家名叫智雲天工的企業。它研發的“超級虛擬工廠”,能夠洞察消費者需求,將訂單匯聚在平臺上,然後下發給工廠,挖掘企業剩餘產能的價值,實現協同生產。

為了扶持新企業,當地政府幫智雲天工牽線了一些潛在的客戶,其中就包括格力博,結果雙方一拍即合——經“超級虛擬工廠”分析後發現,格力博的割草機生產線稍加微調就可以用於生產洗拖一體機。

對格力博來說,這無疑是一根救命稻草。據央視《焦點訪談》報道,格力博與智雲天工“夢幻聯動”後,幾個月內新產品就接到了5萬餘臺訂單,成功實現出口型企業轉內銷。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智雲天工的“超級虛擬工廠”還入選了國家工信部遴選出的13個服務型製造示範平臺(共享製造類),是全省唯一一個入選的平臺。

在常州,這類“柳暗花明又一村”案例數不勝數,其中一些甚至被傳成了“都市神話”,當地人為此深感苦惱。

“顯得(我們)除了運氣什麼都沒有,我們也做了很多努力的。”一位新能源車企理想落地常州的親歷者向我們“吐槽”。

和“天上掉餡餅”的版本不同,8年前李想與常州進行多輪交流的同時,當地領導幾乎跑遍了國內的新能源車產區。落地後,相關部門更是24小時待機為理想解決問題,“哪怕夜裡12點。”

不過在資料面前,這些解釋多少顯得有些“凡爾賽”。

在新能源車行業的高峰時期,國內有近200家整車製造企業,然而到了2023年,正常經營的僅剩40多家。常州的比亞迪和理想,正是這40家中經營最好的一批。

而許多城市幾年前才意識到是風口、大力扶持的光伏產業,行業龍頭之一天合光能,1997年創立於常州,已有27年曆史。

從產業鏈的角度來觀察,常州更是得天獨厚——全球可能都找不出10座產業這麼齊全的城市。

國家工業41個大類中,常州有33個,207箇中類中有189個,666個小類中有598個。

“確實是有一些運氣因素在。”常州市工信局新能源產業處副處長方健說。

不過我們留意到,他的胳膊上有一道常年在外奔波被曬出的黑白分界線。

為什麼幸運女神如此偏愛常州?

“見事早,行動快”。這是江蘇省委書記信長星在常州調研“合成生物”產業後留下的評價。

合成生物是常州選中未來接班新能源的新支柱產業之一,也是《“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中,國家明確提出作為關鍵技術創新領域的產業。

透過這項技術,人類可以更改生物體的DNA,使之合成甚至創造我們所需要的化合物,賦能醫藥、農業、食品等多個領域。麥肯錫預計,到2025年,合成生物學與生物製造的經濟影響將達到1000億美元。

在外人眼裡,常州直到2023年8月才顯露出大力發展合成生物產業的決心。

當時,常州成立了合成生物創新發展專班,由副市長蔣鵬舉親自帶隊,成員來自科技局、人才辦、發改委、工信局等18家部門和單位,幾乎涵蓋了常州市政府可以調動的所有力量。

但實際上,多年前常州就已經開始推動企業採用合成生物技術進行生產,並規劃、落地了三個合成生物產業園,引進了包括華大基因在內的一批知名合成生物企業。

截止6月14日,常州合成生物領域的企業數量達到了72家,全國領先。

從表面上來看,這又是一個常州押寶成功的故事,但深入產業蝶變的細節便會發現,這個故事,只能發生在常州——這是由產業稟賦驅動的。

近年來,隨著歐美各國相繼出臺政策追蹤碳足跡,碳排放超標的企業有可能被徵收“碳稅”,甚至被排斥在市場之外。

而產業密集的常州,為了正常開展全球貿易,就必須引導企業改良生產工藝、減少碳排放,於是才選中了可以替代化石基材料和傳統化工技術的合成生物。

格力博與智雲天工的“夢幻聯動”,實際上也是常州產業升級的縮影。

為了順應產業、政務數字化轉型需求,常州在2015年開工了當時華東地區最規模最大的雲端計算基地,並在2019年啟動常州工業雲建設。

據央視報道,為了打造“超級虛擬工廠”,鐘樓區聯合了多家5G運營商建立通訊基站,並投入了6000萬專項資金用於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開放給中小企業免費接入。

這些案例也還原了常州“好運”的真正原因——

產業天然存在升級的需求,發現趨勢,從中尋找抓手,輔以科技化、數字化的力量,然後靜待好事發生。

事實上,這條理念也與新質生產力“以新促質”的核心要義不謀而合。

當科技創新成為生產力發展的主導力量,產業自然而然會顯現出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等基本特徵,如開閘洩洪般突破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的桎梏。

今年6月,常泰長江大橋正式合龍,明年通車。

“我非常關注這個橋”,面對這條主跨1208米、創下六項世界之“最”的鋼鐵巨龍,江蘇常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刁海美難掩激動。

他解釋道,在大橋建成之前,公司在常州和泰州之間運輸材料主要靠渡輪,需要大約一個半小時。建成後,時間縮短到了40分鐘。“我們的成本大概可以降低20%到30%。”

對企業和個人來說,常泰大橋帶來的是成本降低和效率提升。而對整個區域來說,則意味著基礎設施的完善和投資環境的最佳化,比如推動泰州更好融入“蘇錫常都市圈”。

這些年,常州一直致力於將自身的產業優勢和強勁增長動能,轉化為周邊地區的發展勢能。除了常泰大橋,同步建設的還有騰龍大道智慧快速路、德勝河航道、常州機場航站區擴建工程。

這些動作是常州建設“長三角中軸樞紐”的一環,具體來說,是建設“長三角交通中軸”。

今年8月常州市委書記陳金虎調研了交通中軸建設後,再一次強調要“以戰略眼光構建綜合交通體系,加快建設長三角交通中軸,不斷增強城市核心競爭力、影響力和輻射力。”

怎麼理解“以戰略眼光構建綜合交通體系”?

經濟學家帕拉格·康納曾在《超級版圖:全球供應鏈、超級城市和新商業文明的崛起》中提出過一個觀點:

全球供應鏈體系現在已經替代國家成為了全球化文明的基石……供應鏈大戰的目的不在於政府,而是要與世界上最重要的原材料、高科技和新興市場建立起物理和經濟上的聯絡。

產業積澱深厚、發展勢頭強勁的常州,則是供應鏈中的一塊重要拼圖,於是才有了這些轟轟烈烈的基建工程,目的是進一步與世界上其它經濟、資源高地建立聯絡。

不知不覺,常州又成為了那個“有準備的人”。

結束調研回酒店的時候,時間已經來到了夜裡7點,大多數常州人結束了一天的工作,開始驅車回家。這是常州交通最繁忙的時段。

在縉陵中路和錦雲路的十字路口,有一盞一直閃爍著黃燈的交通燈。這其實是一個很尋常的現象,智慧化程度提高以後,很多地方的交通燈會根據車流自動調節時長。

但在常州,這盞燈像是一個隱喻——

常州步履不停地向前發展,卻時刻保持著審慎。

當人們的目光被它飛速壯大的新能源產業所吸引,感慨它的好運,但在另一些賽道上,它已經隨著黃燈擰響了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