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 Luck To You!

手机扫一扫

讓手機、PC、汽車、AIoT等“終端”都用好AI,搞定統一生態這事太重要了

鳳凰科技 2024-12-12 01:35:59 2

作者 | 雲鵬

編輯 | 漠影

2024年無疑是端側AI爆發的一年,因此產業也通常將今年看作是“端側AI元年”。

當下,AI大模型在終端細分賽道展現出的強大生命力,各類AI產品幾乎無處不在,AI手機、AI PC、AI眼鏡,以及AIoT領域的各類AI智慧終端裝置成為當下數碼和科技圈廣為熱議的關鍵詞。

根據Gartner預測,2025年AI PC全球出貨量將超過1.14億臺,同比增長165.5%。另一邊,AI手機也在快速普及,根據Canalys預測,2025年AI手機的滲透率可能會接近三分之一,出貨量近4億臺。

馬斯克擴建超級計算機Colossus 要裝下100萬塊GPU

與此同時,具身智慧機器人賽道火爆,智慧汽車領域的AI應用落地更是“卷”得飛起。

端側AI的加速落地,讓消費者感受到了不一樣的AI體驗:AI真的更“懂你”了,AI功能更加“個性化”,AI能力也更加深入系統級。端側AI的價值愈發凸顯。

根據研究人員統計預測,端側AI市場規模將在8年後衝向143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400億元),10年增長10倍。

馬斯克擴建超級計算機Colossus 要裝下100萬塊GPU

▲2022年至2032年按終端使用者劃分的端側AI全球市場規模(單位:十億美元)

在國內AI市場,AI的發展更加百花齊放,據艾瑞諮詢測算,2023年國內AI產業規模已經超過了2100億元,端側和邊緣AI晶片的比重也有望持續增漲。大模型帶來的底層技術革新無疑會給端側AI產業規模增長帶來更多存量擴張與增量空間。

馬斯克擴建超級計算機Colossus 要裝下100萬塊GPU

馬斯克擴建超級計算機Colossus 要裝下100萬塊GPU

▲來源:艾瑞諮詢

在這樣的行業背景下,國內AI領域的玩家是走得最積極的一批,在技術落地方面推進得更加踴躍。從底層的晶片IP、晶片設計、製造到作業系統、大模型研發、終端,再到上層AI應用和服務落地,國內AI發展有著完整的全產業鏈條,本土AI新勢力無疑有著充足的施展空間和機會。

扛起本土AI底層生態建設大旗,需要國內廠商在端側AI領域協同發力、抱團取暖。

作為產業鏈最上游晶片IP領域核心玩家的安謀科技,剛剛在上海舉辦了一場端側AI生態研討會,聚集了從晶片、大模型到終端,從硬體、軟體、演算法到生態的各路行業頭部企業,分享最新行業趨勢,輸出前沿觀點。

安謀科技銷售及商務執行副總裁徐亞濤提到,AI未來的發展必然是多樣性的,每一類產品都面臨著AI化的挑戰,整個產業都在被AI重塑。AI不是單打獨鬥可以搞定的,跨行業的深度合作將成為必然。

馬斯克擴建超級計算機Colossus 要裝下100萬塊GPU

▲安謀科技銷售及商務執行副總裁徐亞濤

一、端側AI落地,一場模型與算力的“雙向奔赴”,本土AI新勢力走向前臺

就在昨天凌晨,OpenAI正式釋出了Sora影片大模型,AI大模型的迭代再進一步,從文字到影象、從多模態到影片,大模型的發展快得令人不敢眨眼。一個不留神,可能就會掉隊。

隨著超大規模的基座大語言模型不再持續狂飆,大模型向著邊緣和端側下沉的趨勢日益明顯,AI OS、AI智慧體等概念逐漸成為行業共識,產業的關注焦點已經轉向了真正賦能行業、實現落地。

大家不再單純地看TOPS(算力),而是更關注FPS(幀數效能)和tokens(生詞速度),也就是更關注實際在應用場景中的表現。

智源人工智慧研究院副院長、總工程師林詠華提到,大模型的技術發展如今更加聚焦模態的多樣性、模型結構演算法的多樣性以及生產部署的最佳化,大模型發展呈現出“兩極分化”的態勢:更強更大和更小更精。

馬斯克擴建超級計算機Colossus 要裝下100萬塊GPU

據統計,數百億級以上的強大稠密模型,或10B以下的小模型更受歡迎,越來越多的小模型被髮布和下載,而端側AI的發展,顯然更側重於“更小更精”。

與此同時,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國內AI企業在AI大模型這波浪潮中一直走在全球AI產業的前列,熱門大模型中本土公司開發的模型佔比很高。

尤其是結合國內AI市場潛在規模,本土AI企業的發展潛力更是巨大的。

安謀科技市場及生態副總裁梁泉也談到了類似的觀點,在端側AI領域,模型與算力正在“雙向奔赴”,小引數、多模態模型的能力快速提升,而旗艦裝置的算力也已經達到50-100 TOPS。

馬斯克擴建超級計算機Colossus 要裝下100萬塊GPU

▲安謀科技市場及生態副總裁梁泉

在端側AI的元年,雖然沒人能確切地說出端側AI的殺手級應用會是什麼,但本土AI新勢力發展端側AI已經實打實地從技術軍備競賽走向場景化落地應用。

二、本土企業領跑端側AI落地,技術創新加速湧現,生態大一統走向必然

端側AI的發展無疑正迎來一個新的“黃金時期”,從晶片、框架、大模型到終端,整個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都在深度參與,快速適應,不斷迭代產品和技術。與此同時,統一生態的重要性愈發凸顯,端側AI的高效落地,必然需要彌合碎片化的生態,需要產業鏈各方的共同努力。

1、從手機、PC到汽車,晶片創新為端側AI落地提供底層基礎

在端側AI落地過程中,AI手機無疑衝在了最前面,蘋果安卓兩大生態分庭抗禮,安卓生態端,聯發科、展銳等手機晶片巨頭的AI手機晶片無一例外都是基於Arm架構打造。

紫光展銳執行副總裁兼市場部部長黃宇寧談道,端側AI如今正湧現出更多成果,包括硬體、軟體、端側大模型、端雲協同與安全技術等領域的諸多新技術的成熟都加速著AI手機的發展。

馬斯克擴建超級計算機Colossus 要裝下100萬塊GPU

▲紫光展銳執行副總裁兼市場部部長黃宇寧

從手機AI到真正的AI手機,一個能夠自動執行復雜任務、真正懂我們的智慧裝置,AI手機的發展正邁入AI OS、AI智慧體時代。在AI落地手機的過程中,很多廠商都明確提出了“端雲協同”的混合AI模式。

簡言之,混合AI就是將雲端的強算力與端側的個性化、低時延、高資料安全性等特點相結合,真正實現優秀的端側AI體驗。

據黃宇寧介紹,目前紫光展銳的晶片已經在三個AI典型場景中應用:全場景通用AI算力(端側AI智慧體)、多媒體專用AI算力和低功耗輕量AI算力。

基於Arm架構和生態,紫光展銳可以提供CPU、GPU、NPU以及整合的SoC這些底層算力平臺,而整個生態的構建則需要產業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

黃宇寧特別提到,在端側AI落地過程中,統一生態是非常重要的,其最直接受益的就是開發者,而開發者則可以利用統一生態,把最新的演算法、模型在晶片上快速實現落地,讓使用者最終享受到好的服務。

除了AI手機,另一個端側AI落地的重要領域就是AI PC。

此芯科技生態戰略總經理周杰提到,生成式AI正在推動PC產業的第三次革命,AI給PC產業注入了新的活力,包括異構AI算力、記憶體、SLMs(小模型)、智慧體化,國內廠商都在積極擁抱端側AI。

馬斯克擴建超級計算機Colossus 要裝下100萬塊GPU

▲此芯科技生態戰略總經理周杰

已經發布的“此芯P1”晶片是一個高能效異構處理器,異構整合了Arm架構CPU、GPU以及安謀科技自研的“周易”NPU,此芯科技要用異構算力去賦能多場景端側AI,將不同的計算模組應用在不同應用負載中。

現場周杰還劇透了他們的AI PC開發套件新品Radxa Orion 06,這個開發套件搭載了“此芯P1”高能效Armv9處理器,可以基於異構算力支援主流端側生成式AI大模型和傳統CNN模型。

顯然,AI PC的發展會助力Arm架構在PC市場的崛起,Arm架構在AI PC生態有先發優勢,是手機生態的自然延伸。

同樣基於Arm架構打造AI處理器的還有愛芯元智,在愛芯元智聯合創始人、副總裁劉建偉看來,AI是穩定可靠的智慧輸出基建,是一場成本驅動型的生產力革命。

馬斯克擴建超級計算機Colossus 要裝下100萬塊GPU

▲愛芯元智聯合創始人、副總裁劉建偉

AI的發展,帶來了新的程式正規化,因此需要真正按照原生AI處理思路設計的AI處理器,為此,愛芯元智將運算元指令集與資料流DSA微架構相結合開發了相關AI處理器,可以兼顧靈活性和低能耗。

他特別提到,AI處理器的設計要軟硬體聯合設計,讓軟體程式設計的負擔越來越低。

2、從雲到端,模型變得“更小更強”,統一生態加速技術創新湧現

在大模型研究方面,智源人工智慧研究院、面壁智慧和vivo都是各自領域的領跑者。端側AI的落地,離不開大模型側的技術突破和最佳化迭代。

在智源人工智慧研究院副院長、總工程師林詠華看來,未來10年,大模型必然會牽引AI走向美好的星辰大海,而在這個過程中,多元異構AI算力軟硬體生態面臨著巨大的技術挑戰。

馬斯克擴建超級計算機Colossus 要裝下100萬塊GPU

▲智源人工智慧研究院副院長、總工程師林詠華

晶片層面軟體生態割裂、遷移成本高,而各種異構算力、多地域算力整合面臨異構算力軟體各異、軟硬體穩定性差等難題。各個廠商私有的、碎片化的軟體生態已經成為使用者嘗試其他AI硬體時的最大障礙。

為多元異構AI晶片打造統一、開放、協作的軟體生態系統就顯得尤為重要,這也是智源人工智慧研究院基於開源的Triton語言打造統一的軟體層、打造面向國產AI晶片的軟硬體生態系統的目的所在。

Triton編譯器可以支援Arm生態晶片,基於Triton運算元庫及編譯器可以獲得開發效率、效能效率上的雙重優勢。

林詠華特別強調了統一生態的重要性,當上層有統一生態的時候,就會有更多軟體技術層面的突破湧現,這對於整個產業都有重要的積極意義。

面壁智慧聯合創始人&CTO曾國洋重點分享了自家面壁小鋼炮系列大模型的最新進展,其“以小博大、高效低成本”的特點剛好印證了林詠華對於大模型趨勢的判斷。

馬斯克擴建超級計算機Colossus 要裝下100萬塊GPU

▲面壁智慧聯合創始人&CTO曾國洋

MiniCPM 3.0一個4B大模型,可以獲得ChatGPT級基礎效能,量化後記憶體佔用僅有2GB,最新端側多模態大模型 MiniCPM-V 2.6 8B模型則可以單圖、多圖、實時影片全維度超越GPT-4V。

未來,大模型知識密度會隨時間呈指數級增長,而端側算力目前總量巨大亟待啟用,存量手機終端算力總規模超過7100 EOPS,端側AI市場勢能強勁,“把大模型放到離使用者更近的地方”,就是面壁智慧未來核心要做的事情。

同樣把大模型做得“小而美”的還有vivo。

作為手機終端巨頭,vivo在自研大模型方面一直跑在行業前列,今年其自研的藍心端側大模型BlueLM-3B,已經在效能、功耗方面超越了原來的7B大模型,甚至可以達到雲端70B大模型80%以上的效果。

馬斯克擴建超級計算機Colossus 要裝下100萬塊GPU

▲vivo AI規劃高階總監孟祥育

系統級總結摘要、全域性書寫工具、多模態理解、vivo手機智慧體PhoneGPT(自主拆解需求、主動規劃路徑、實時環境識別、動態反饋決策)這些端側AI能力都落地在了vivo的旗艦手機中。

目前手機端側大模型發展面臨的主要挑戰,是記憶體、效能、功耗與模型效果之間的平衡,在vivo看來,3B大模型是端側模型的黃金尺寸。未來如何更高效地更充分地利用晶片算力,在小引數模型上實現更好的端側AI體驗,是手機廠商們努力的方向。

3、MNN提升大模型部署效率,ODM大廠重點佈局軟體做好“連線”

在晶片和大模型之間,推理框架層面的技術迭代也十分關鍵,可以說起到了大模型在端側落地的“催化劑”作用。

阿里巴巴端側AI技術專家邢世穩重點分享了其在MNN開源框架端側大模型部署方面的探索。

馬斯克擴建超級計算機Colossus 要裝下100萬塊GPU

▲阿里巴巴端側AI技術專家邢世穩

簡單來說,MNN是輕量級深度學習推理引擎,涵蓋了AI模型圖最佳化、轉換、高效執行,其核心要解決的就是模型在各類裝置上高效部署執行的問題,尤其是移動裝置。

同樣在“連線”方面具有獨特價值的是作為ODM大廠的六聯智慧,其產品中心副總經理&產品總監張曉軍提到,六聯智慧的目標是提供端側AI全場景硬體解決方案,他們最近成立了專門的軟體團隊,連線處理器廠商和演算法廠商,做更好的整合,打通“最後一公里”。

馬斯克擴建超級計算機Colossus 要裝下100萬塊GPU

▲六聯智慧產品中心副總經理&產品總監張曉軍

目前,從個人10B到家庭/小企業10-100B,再到中大型企業100B+,六聯智慧都有全場景端側AI解決方案,包括AI PC、AI工作站和伺服器。

4、立足自研NPU,異構計算+混合AI成為行業最優解

可以看到,端側AI已經成為整個AI產業都在重點佈局的領域,而安謀科技在扛旗推動AI生態建設的同時,也基於自身的本土創新能力,推出了“周易”自研NPU,並從異構計算的角度進一步加速端側AI的落地,給行業提供新的解法。

安謀科技NPU產品總監鮑敏祺在會上提到,手機、平板、PC國際大廠紛紛釋出各種應用,但當前以實際AI模型使用體驗來說仍然不理想,國內AI演算法模型應用生態仍然沒有規模的商業落地。

馬斯克擴建超級計算機Colossus 要裝下100萬塊GPU

▲安謀科技NPU產品總監鮑敏祺

端側AI的迭代非常快,從高頻度的演算法更新、計算模式最佳化、容量需求提升到算力要求提升,算力需求隨著大模型多模態應用而持續增加,而大模型對NPU IP硬體也提出了新的需求。

針對這些需求和挑戰,安謀科技新一代“周易”NPU專門對transformer進行了最佳化,其涵蓋了軟硬體方案以及深入的系統考量,在功耗、面積、效能方面形成優勢,可以說是基於軟硬協同來應對未來應用場景。

正如前文所說,在端側AI的發展過程中,算力和模型呈現雙向奔赴的趨勢,而在這個過程中,挑戰也很多,異構計算與混合AI的方式,可以更充分地利用端側算力,已經成為業內公認的最優解。

三、既懂技術又懂市場,本土AI生態圈的“扛把子”不是一天煉成的

可以看到,從手機、PC、汽車到整個物聯網AIoT,包括智慧家庭、無人機、智慧工廠、機器人、智慧監控、智慧零售、智慧穿戴,幾乎各個產業都可以為AI所賦能。

晶片企業、大模型企業、終端巨頭,產業鏈上下游各方也都在積極行動,探索合作共建的端側AI生態之道。在這一確定的方向上,安謀科技的產業價值不言自明。

一方面,安謀科技在NPU、軟體、異構計算平臺等方面做好了解決方案級的技術佈局,另一邊其成為聯合國內本土客戶構建端側AI生態的最核心推手。

就在今天的研討會上,“AIPC和EdgeAI聯合實驗室”正式揭牌,這是一個由安謀科技牽頭髮起,聯合產業多方共同搭建的AI平臺,核心就是要做本土的AI生態建設、社羣發展和技術運營,進而給端側AI的落地添柴。

馬斯克擴建超級計算機Colossus 要裝下100萬塊GPU

實驗室會聚焦PC與Edge領域,探索AI生態和應用場景,跟產業鏈合作伙伴一起去構建本土的技術生態。當然,這也是國內廠商對接Arm全球生態的一個關鍵平臺。

其實,透過現場與會者的發言,在筆者看來安謀科技牽頭來組這場端側AI的交流分享局的立足點可以用以下幾個關鍵詞概括:

一是“連線”。一邊是完整的自研業務產品和本土市場服務能力,一邊是Arm成熟技術標準和生態體系,從Arm通用IP到自研產品,讓其可以透過更靈活的產品組合和形式去對接、賦能產業。

二是“上游”。作為本土AI產業鏈上游的獨特視角是其有別於其他端側AI組局者的另一個核心標籤,可以站得更高看得更遠,對技術趨勢的判斷也更加前瞻和精準。

三是“本土”。作為一家本土企業,對於本土AI市場的實際需求、關鍵痛點都有著更精準的把握,所進行的本土技術創新也更有針對性。

這些都是安謀科技在今天國內AI產業中的不可替代之處。

正如安謀科技市場及生態副總裁梁泉所說,在端側AI的落地過程中,很多問題往往需要既懂模型、又懂底層軟硬體的人才能解決,這對於廠商來說挑戰很大。

但同時這些問題又有著共性,建立一套統一的軟體生態,意義十分重大,安謀科技的一系列動作恰恰就是要幫助企業解決這些挑戰。

據瞭解,目前已有智源人工智慧研究院、紫光展銳、愛芯元智、六聯智慧、系微軟體、此芯科技、億道數碼、輝羲智慧、面壁智慧、零一萬物、中科加禾、瑞莎計算機等十幾家正式加入AIPC和EdgeAI聯合實驗室,上海漕河涇開發區則為該實驗室提供相關產業支撐。

安謀科技在推動端側AI生態建設方面,無疑又邁出了關鍵一步。

結語:瞄準未來萬億市場,本土AI產業有望持續引領

從2018年成立至今,從承接Arm技術和生態賦能產業,到多條自研產品線的持續迭代。透過一手連線Arm生態,一手耕耘國內市場的獨特站位,安謀科技持續致力於給本土AI發展提供更具針對性的軟硬生態協同的一體化解決方案。

而伴隨著Arm計算平臺面對AI時代的穩步深耕,Arm架構成為未來AI計算的基礎,已經成為必然趨勢。我們也期待看到在本土端側AI產業鏈上下游玩家們的通力協作下,本土AI產業在產品研發、技術創新和市場培育上多元發力,以更加迅猛的加速度,朝著萬億規模持續進發。